恳求太子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士绅们口中,似乎对于剥削田产的条陈颇为不满,认为圣上视满朝文人如草芥。”
还未等蒋瓛说完,朱元璋已经明白了过来。
“所以他们是恳求太子不成,来求朕?或者说是问朕讨说法?”
蒋瓛此时早已满头冷汗,虽然他也唯恐圣上发怒,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只得犹豫着点了点头。
朱元璋见状霎时怒目圆睁,一身气势陡然爆发,喝到。
“谁给他们的胆子,来朕的奉天殿逼宫?”
“反了他们不成?一个个不要命了不成?”
喝罢,便起身领着蒋瓛向殿外走去。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
此时已经整齐站满了朝中的举人士绅们,一个个面上恭敬无比,躬身立着。
仔细看去,竟是能区别出人群之中错落有致的派系之分。
每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身后,都是跟随着不少一手带出来的士绅举人学生。
朱元璋哪怕盛怒之下,依然心思通透,只是一眼便已经明了。
朝堂之上,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
如今以拜师学习的名义,不少人暗自聚集力量,拉拢朝臣。
朱元璋暗自心惊气愤的同时,已经是发现了不完善的科举制度背后新的问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士绅心中积郁,却也不得不面向皇上行礼,只是声音比起明日的轻声细语倒是洪亮有力了许多。
朱元璋极力克制着没有当场暴怒,语气平静地问道。
“天色晚了,众卿不在府上歇着,特意结伴来此所为何事?”
‘结伴’一词上,朱元璋语气加重了些许。
国子监刘祭酒作为士绅中的领头,见圣上问话,仿佛没有听到圣上的强调般,上前一步躬身开门见山道。
“圣上,臣等为大明江山社稷任劳任怨,从不曾有半句怨言。”
“今日条陈一出,不仅寒了老臣们的心,也是寒了大明一众学子士绅们的心啊。”
朱元璋闻言,也没有多作反应,而是依旧平淡地问道。
“那爱卿觉得,朕该如何?”
刘祭酒一愣,倒是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淡然,反而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但是想到后方又有一众士绅的支持,唯自己马首是瞻,刘祭酒咬咬牙硬着头皮道。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条陈。”
朱元璋双眼一瞪,虽然早就对刘祭酒的话有所打算。
但是他敢当面逼宫,还是令朱元璋的火气倏然间窜上了头顶。
就当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要开口喝骂时。
一声熟悉的爽朗声音在寂静的殿前广场上突兀响起。
“儿臣参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