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当首富 > 第0553章:成人的童话

第0553章:成人的童话(1 / 2)

1992年4月15日,全球华人作家大会在港岛维多利亚湾的豪华游轮上举行。这次大会由全球华人文学会,以及港岛凤凰传媒集团联合主办。

在参加大会的前一天,凤凰传媒集团出版部总经理齐向东,到酒店拜访了陆凡。

两人在酒店里畅聊到半夜,陆凡才得知,这次大会的评审团和颁奖嘉宾,有被誉为港岛四大才子的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以及湾岛的琼瑶等人。

得知这个消息,陆凡不由得大为惊讶,急忙吩咐沈清竹和林楚楚,到书店帮自己买他上一世最喜欢的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以及倪匡的推理小说《卫斯理》,准备明天请金庸和倪匡两位老先生签个名,以留作纪念。

上一世,陆凡从初中开始就就迷上了金庸古龙,卧龙生、梁羽生、温瑞安等被誉为江湖四大宗师的武侠小说,还有黄易、诸葛青云、云中岳、卧龙生、柳残阳等大师的作品,甚至连琼瑶的小说她也看了不少。

不过,最让陆凡着迷的,还是金庸的侠义江湖。他至今还记得自己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偷阅读笑傲江湖时的场景。

还记得在学校读书时,偷偷在课本底下放一本射雕英雄传,因为看得入迷,连老师走到跟前都没察觉,被老师扭着耳朵罚站,没收小说的情形。

上一世,很多人都说港岛是一个文化沙漠。因为,人们认为港岛地方小,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终日为生活奔波,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因此文化事业难成大气候。

然而,陆凡却觉得,港岛仍然独具自己的特色文化。并孕育了众多的从事文化的人才,其中有四个人被称为港岛四大才子,他们就是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

其实,金庸最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写武侠小说而是办报纸。当年,他写武侠小说的最初目的,只是因为想打开《明报》的销路,因此在报纸上进行了武侠小说连载,此举大大促进了报纸的销售。

后来,在报纸销路不成问题后,金庸就会毫不犹豫的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

由此可以得知,对于金庸老先生而言,办报始终排在第一位,写小说只是副业。

然而,就是这个副业,却深深的影响了华人世界几十年。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一提起武侠,人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继而,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那句流传很广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14个字的对联,就是金庸先生根据他一生所写的15部武侠小说中的14部的书名串联而成的,虽然不太工整,但却朗朗上口,成为武侠界最脍炙人口的对联。

上一世,曾经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数十次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几乎每一部收视率都很高,广受全世界华人的欢迎。

由此可见,金庸武侠小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因此,金庸也被人称为一代文学宗师。不过,也有人觉得金庸的小说低俗,是下九流的市井小说,难登大雅之堂,毫无价值可言,不配和世界名著相提并论。

更是有人抨击金庸的小说,宣扬蛊惑仔思想教坏了众多的青少年。

陆凡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金庸的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社会价值。真正的读者读金庸武侠,读的不光是情节和江湖,更多的是品味人间的沧桑和社会百态。

陆凡曾经见过这么一个客观的评论:金庸武侠小说具有积极深刻的价值导向,金庸小说旨在通过塑造各大门派之间,正派反派之间的斗争,抒发了强烈的价值导向,达到了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对于这个评论,陆凡很是赞同,觉得这是读者对金庸武侠小

最新小说: 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斗罗:我武魂比雕 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御风剑术 妖尾:你管这叫星灵魔法?! 日娱:从特摄演员到动作巨星 穿越年代有空间,女配摆烂成团宠 三国:王业不偏安 众筹建修仙大学,我真没搞诈骗啊!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