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在汉末戏天下 > 第二十七章 如初见,蔡伯喈见证新奇

第二十七章 如初见,蔡伯喈见证新奇(1 / 3)

蔡邕一边仔细的打量着正堂里的摆设,一边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这就是殿下所提及的桌椅?”

刘协颔首微笑,“对,这个叫做方桌,这个叫做椅子,说实话,我不太习惯于跪坐,也只能变着法子,鼓捣几个小玩意儿出来了。”

蔡邕哈哈一笑,“《诗经》有云,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殿下这是活学活用啊。”

刘协笑而不语。

其实这句话里提及的椅,实际上是一种山桐子木,也就是有美丽花纹的梓树。

秦汉之前,是没有椅子一说的,大家讲究的都是席地而坐。

这种习惯,也延续到了秦汉时期,但也开始出现了竹制的凭几,这个才是椅子的早期雏形。cascoo.net

只是这种凭几,并没有发展成椅子,反而最先变成了床。

再进而发展成了起居形式,从坐、卧、寝,再到宴饮、待客、游戏、读书等,甚至后来直接搬到了朝会上。

比如刘辩现在临朝时坐的那个,就是这玩意儿了。

而坐具,还是后来由北方的游牧民族传进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胡床。

正是它,奠定了后来椅凳的形象。

说起来,这个还与灵帝有撇不开的关系,因为他好胡服、胡帐、胡床,所以也才有了后来“上有所好,下必从焉”的大流行。

这个不说也罢。

因为不管怎么说,汉末这会儿所谓的坐具,都属于“马扎”般的低矮用具,在刘协的眼里,肯定还算不上“椅”。

所以,就为了图个舒服,他也得把高脚靠背椅和桌子先给整出来。

毕竟,这之间差的就是一个想象力,技术条件上想要实现,压根儿就没有任何问题。

就当是穿越者赋予这个时代的红利了。

毕竟,跪坐这种方式,真不是一种好的习俗。

蔡邕倒也没有继续往深里追问,转而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设计尤其另类的窗棱上。

要知道,汉代的窗户,可不是后世的窗户。

这会儿的窗户,带开扇的都不多见,最大的用途就在于装饰上的美观,至于通风和采光什么的,基本上不多做考虑。

所以,窗户的窗棱一般多以斜方格、竖棂、横棂为主,甚至有的还会设计成空窗,完全以半圆、扇面、月牙等造型为轮廓来建造。

天气暖和的时候,还怎么都好说,完全可以用纱、丝织品、绸布等作为遮掩之物,既可以作为装饰,又可以增加情调。

但是寒冷的季节一旦到来,那就有的头疼了。

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皮革、油纸等御寒,没条件的,那就只能用草席或麻布,或者干脆钉上木板来取暖了。

再到民间底层,多数农户甚至都不会在房屋上留窗户。

这就是当前年代的限制,与想象力无关。

但是,刘协设计的窗户,那就是接近后世的窗型设计了,有上梁,有对开扇,窗棱也就变成了一个个可以撑托玻璃方格框架。

不同的是目前还没有安装上玻璃,所以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

烧玻璃的炉窑倒是早就建好了,但想要批量生产出能用的玻璃,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也幸好这会儿天气还算不冷不热的,倒是给刘协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蔡邕就摸索了一下窗棂上,那特意留出来用以镶嵌玻璃的凹槽,“这是为了便于以后往里面嵌入木板,而留下来的凹槽?”

刘协笑着点头,“正是……不过不是木板,而是一种新式的晶体状物质,不但透明度颇高,还可以隔热、隔音,会对屋内的采光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蔡邕眼睛一亮,“哦?世上居然还有此等神奇的物件?”

最新小说: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谍战:红色掌柜 女穿之大理皇朝 帝秦设计师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将陨 将北伐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