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秦:布衣皇帝 > 第两百五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

第两百五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3 / 3)

争鸣,在那乱世之中,诸子游走天下,进而提出了各种主张,从而推进了天下的一统大业,眼下乱世方歇,天下百废待兴、方兴未艾之时,正值大治之始。”

“诸位以往散落民间,切身感受民间疾苦,当对天下治理有不少的深刻见解,故,这次朝廷广聚天下贤士于咸阳,就是想一同探讨天下的治理之策。”

“因而这次盛会有且只有‘治’!”

“也只议治!”

叔孙通在外面高声道:

“我不认同。”

“政治不二分,若是提出的治理之策,跟律法相悖,岂不是也不能执行,那这样提出的治理之策又有什么意义?”

“你也说了。”

“法家是帮助秦一统天下的学派,但乱世跟治世是不一样的,秦法严苛,在治世秦法明显不合适,大秦当更改为政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兼容天下之变,也才能实现大治。”

秦落衡抬起头。

摇头道:

“变更?”

“天下的为政之道就四家。”

“法、儒、道、墨。”

“墨家的为政之道太过不切实际,因而大争之世数百年,没有任意一国以墨家主张为执政理念。”

“墨家自然不考虑。”

“而道家主张的是‘道德’,儒家主张的是‘仁礼’。”

“两家的理念都有一定说法。”

“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而人其实是善恶一体,依靠道德和礼仁来治理天下,终究是太过虚妄,不切实际。”

“若天下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儒家的仁、礼,道家的道、德来治理,但仁、礼、道、德何时有过明确标准?那是不是意味着道德、仁礼的解释权,其实是在道家和儒家士子手中。”

“天下士子大多为地方贵族豪强,那你们所谓的天下治理,岂不是又回到了诸侯邦国,到时一乡一治,一里一治,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地一国,天下千国?”

“这岂是天下之福?”

“法家纵然有再多问题,律法却是实打实有明文解释的,一切都有迹可循,并不会如道家儒家那般唯心,所以无论秦国日后灭亡与否,华夏这块大地上定会推行法制。”

“法律保障的是底线。”

“而道德、仁礼,只是对人的更高标准,眼下连你们这些士人尚且不能完全遵守最基本的法制,谈何让底层民众,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到德治、礼治的社会?”

“你们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

最新小说: 帝秦设计师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陆长生叶秋白 将陨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我在北宋吃软饭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