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苦着一张脸,看向江浩。
今日的嘉靖皇帝,不仅变得分外年轻,就连性格,亦是大变。
要不是外貌和嘉靖皇帝一模一样,口音口吻也与昔日的嘉靖皇帝无差,严嵩几乎要以为皇帝陛下被人调了包。
严嵩的才能如何姑且不论,但他确实是一个聪明人,当年能够斗倒夏言,执掌内阁二十年,靠的就是对嘉靖心思的把握。
而他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他处处逢迎嘉靖,替嘉靖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替嘉靖遮风挡雨。
至少在民间人看来,嘉靖还有个遮羞布-――坏事都是大奸臣严嵩干的,和嘉靖没有关系。
这个理由未必能够站得住脚,但是糊弄一般的老百姓,却是够了。
而如今,严嵩发现自己完全把握不住嘉靖的心思,这不由令他惶恐。
严嵩八十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他这把年纪,之所以牢牢占据内阁首辅的位置,已经不单纯的是因为贪恋权力。
而是严嵩是严党的旗帜,是严党的大树,一旦严嵩倒下,严党就失去了靠山。
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受到牵连,这可是震动朝野的大事。
何况,严嵩父子这些年干了太多的脏活,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虽然是替皇帝背锅,但别人不敢报复皇帝,还不敢报复失去权力的他们吗?
一旦严嵩内阁首辅的位置丢失,他们严家的命运,也就飘忽不定了。
轻则抄家,重则灭门。
正是忧心这样的后果,严嵩才挺着一口气,怎么也不愿意去世。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求生意志,才让严嵩活到如此高寿吧!
如今嘉靖皇帝态度突然大变,破天荒的上了早朝不说,竟然还冷不防的要求严嵩退休,这可把严嵩整不会了。
严嵩自然不能说自己宝刀未老,还能继续为皇帝陛下效力,那样说的话,就显得自己贪恋权力。
虽然他确实贪恋权力,但是如今是儒家意识形态的天下,儒家讲究谦和,不能张扬,便是篡位当皇帝都得三辞三让,如果直接表现出贪恋权力的一面,风评就会变差。
因此严嵩沉默不语,只是看着严党众人替自己摇旗呐喊,心中却越发担忧。
自古天意难问高,严党如此一呼百应,恐怕只会让皇帝的心中,越发的膈应。
可严党不说话,那这事就定下了,严嵩自然不想退休。
所以他只能沉默。
也唯有沉默。
“陛下,家父这些年为大明鞠躬尽瘁,早已经有死在任上的觉悟,还请陛下给家父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严世藩终于按捺不住,出声道。
江浩饶有兴致的看着严世藩,道:“你父亲年纪终究大了,朕怎么忍心让他累死在任上,是时候卸下重担,颐养天年了。当初李善长都没有累死任上,我大明,不会苛待功臣。”
严世藩大惊失色,心中暗道,李善长是没有死在任上,但是退休后,还是涉及了胡惟庸案,被朱元璋满门抄斩了。
嘉靖竟然用李善长来比喻严嵩,这其中的意味,有些耐人寻味。
群臣都是面色怪异,心中猜测着。
而严嵩,脸色大变,浑身颤抖,几乎要昏厥在大殿上。
嘉靖竟然把他比喻为李善长
好家伙!
李善长的才能,他严嵩万万不能企及,人家是明朝的萧何,是大明第一开国功臣。
但李善长的下场,严嵩却可以复制一下,那就是满门抄斩。
严嵩不惊惧才怪。
“严世藩,你父亲回乡养老,不能没有孝子在一旁照顾,你也一起回家,照顾你父亲吧!”江浩又是一句话,把严世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