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蓉和林氏都爱吃青菜,三人围着锅子,一顿饭的功夫,就将桌上的摆盘消灭的干干净净,小表弟还加了好几回酱料。
“我准备开个店,就卖这个。”酒足饭饱,菱蓉说出自己的计划。
“厉害呀表姐,我看这省府里还没有这样的饭馆呢。”林如海自来到省府,被李崇光领着吃了不少饭馆,还真的没有见到过这种吃法的。
“这叫火锅,冬天吃最好,暖身子。”
“那我以后能经常去吃吗?”小表弟露出谄媚的笑容。
“行行行,多拉上你的同窗们,来给我捧捧场。”
林氏见两姐弟如此和睦,心中很是宽慰,反正家里有些银子,就让女儿去折腾罢了。
没过几日,菱蓉和江凡锦合资的“一品锅”火锅店正式开业。
当日正值初雪,开业没半个时辰,天上细细簌簌下飘起了雪花,温度骤然降低。江凡锦心忧道:
“这么冷的天气,恐怕没什么人出来吃饭呀?”
菱蓉胸有成竹:“天越冷越好!”说罢,命店小二在店铺前支起一个锅子,摆上新鲜菜品,寻来几个跑腿上菜的,都围在桌前,大吃特吃。
外面雪花飘飘,冷风阵阵,店内四五人围着火炉而坐,吃的汗流浃背,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这是什么吃法?”
“看起来怪好吃的,这鬼天气,他们还热的流汗。”
“那热锅吃着烤着,小酒喝着,能不热吗?”
“兄弟咱们也进去吃一顿,也好去去身上的寒气。”
说罢,几位客人已经进场,伙计们立即过来招呼。
这一通操作,吸引了不少过路人进店试吃,没有什么开店优惠,也没有什么酬宾活动,就靠着这下雪的寒冷天气,火锅店的名声就一炮而响。
而且由于火锅店不需要什么大厨、什么烹饪,提前做好的锅底一煮沸,洗净切好的菜品摆好盘,客人自己下手煮着吃,主要的成本除了菜品,就是炭火。因此价格还算平民,生意十分火爆。在这寒冬腊月,人人都想进店好好暖和一下。
安菱蓉和江凡锦合资开店,江凡锦主要提供人手和铺面,菱蓉要给她五成的股份,人家还不要,只要三成。
可能人家家大业大,还看不上这点子股份。不过菱蓉可看得上,自己以后在宫中,少不得要许多银钱周转。
为了保障炭火供应,菱蓉喊来了齐柱子。自从水患结束之后,齐柱子一家又回到了榆槐乡。走之前,菱蓉特地去看望了一下,因此知道齐柱子家就在不远处的榆槐乡。
“我记得你们村子好像有卖木炭的?”菱蓉问道。
“有的有的,我们村挨着山,山上都是树,不少村民就上山砍柴烧木炭,进城来卖。”齐柱子回答道。
“这样,你回家一趟,告诉那些卖木炭的村民们,如果愿意的话,我这边可以统一收购他们的木炭,无需亲自送到城里,我会派人定期过去收炭,因此他们的价钱要稍微低一些。”
齐柱子心中大喜,这样的话二炭爷爷再也不用黑夜里顶风冒寒赶牛车进城了,而且烧出来的炭肯定能卖掉。他连忙一口答应,趁着这段时间香铺生意不算忙,赶回家去。
临近年节时分,榆槐乡里好多村民正在忙着烧炭,好在年前进城卖一波,攒点钱过个年。
齐柱子带回来的消息,瞬间传遍榆槐乡,二炭爷爷颤颤巍巍过来,第一个打听这件事。
“柱子,我这烧出来的炭,你都要?还不用我送到城里去?”
二炭爷爷如今年纪大了,赶着一车炭去城里大街小巷地卖,着实力不从心。
“是的,二炭爷爷,现在您烧了多少炭出来,我就要多少,就给您十八文一斤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