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内,刘玉茹率先汇报她那边的情况。
“这几日,城内外的灾民登记的也差不多了,大约有一千多人,城内可供临时住宿的地方大约有二百多处,安排住下去绰绰有余。”
李静文会把她那边的人手情况:
“我这边家丁约有一百五十人,还有孙师爷带来的官兵约五十人,可用人手大约二百人。目前分散在各处巡视、登记以及施粥。”
江凡锦接着汇报她那边募捐的钱粮:
“现在官府的赈灾粮和赈灾款还没到,咱们几家募集的粮食和银两,已经够这些灾民吃用一段时间了。但只怕,后面还有灾民涌过来。”
菱蓉最后汇报她那边的情况:
“我这边已经制出防范瘟疫的燃烧香料数千包,每包可供一户燃烧一日消毒驱虫,明日就请江姐姐着人搬运到赈灾库房,着人按需领用派发,节俭使用。”
见各个方面都完成的不错,刘玉茹十分开心,没想到在赈灾之事如此简单,结果下一秒菱蓉就给她泼了一瓢冷水。
“大家不要掉以轻心,赈灾这一仗才刚刚开始打,现在灾民只是临近杭州府的一些村落里的第一批灾民,之后还有会更多灾民,情况会比第一批灾民更严重。”
苏筠梅:“此话怎讲?”
菱蓉进一步解释:“这之后赶来的灾民,应该是距离杭州府稍远些的地方,他们受灾相对更严重,又经过长途跋涉过来,情况会更为糟糕。”
“这之后或许还有第三批灾民,情况会更为糟糕。所以咱们现在的物资不是富裕,说不定不够,因此要处处俭省着用。”
大家都觉得菱蓉说的很有道理。
李静文:“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将这一千多名灾民,紧凑些安置在一百处临时住所,腾出那些来准备后面的灾民。”
菱蓉沉思道:“这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是还不够,现在我们就要抽调人手,在城外精心选一个空旷安全的地方,开始建造临时住所。”
菱蓉扫视了在场的一圈姑娘,目光锁定了苏筠梅:
“梅姐姐,这件事就拜托给你了,静文管理城内的临时住所,你就负责搭建城外的简易住所,越多、越快越好,更多灾民应该马上就到了。”
苏筠梅答应下来。
本来以为赈灾就要完成了,没想到更困难的还在后面,在场的姑娘都是脸色凝重。
周湘宁打破气氛:“既然这样,我就再捐点银两。”
江凡锦:“目前最缺的不是银子,而是粮食,还有一些药材。”
周湘宁便道:“那我就负责去采购粮食。”
众人见一向不怎么爱掺和事的周湘宁,都主动揽事了,心里不由得松快。
苏敏见大家有事做,十分尴尬。
江凡锦心思细腻,早就观察到:
“燃放香料一事,事关全城百姓的安危,需要有人专职负责,此人必须行事谨慎仔细,我看就由敏姑娘来负责吧。”
众人也都无异议,苏敏心生感激。
晚间,知府大人书房内,刘知府正在同儿子刘章远议事。
刘知府:“灾情眼见得愈发严重了,各处疏浚工作十分紧急,这段时间人手紧缺,你也可趁此机会历练一番,不日咱们就要出发到各处检查巡视。”
刘章远:“是,父亲。最近城内有流民涌入,听母亲说,妹妹正在张罗赈灾之事。”
刘知府:“没错,你妹妹这一次算是办了件正事。我让孙师爷跟随她,也就是小姑娘家玩闹一番,出不了大事即可。”
刘章远:“我看妹妹办的倒是像模像样。她们书院里的姑娘们似乎都参与了,如果办的好,也是功德一件。”
刘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