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外面站了的几个下人,往里面探头探脑。
“放肆,里面客人们都在说话。你们有什么急事就来这了。”张老爷旁边的大管事,走到门口怒斥外面的下人。
里面留着各种胡子造型的商人们,坐不住了。忙说不碍事,有急事就先进来说
第一个下人说十二姨娘熬了补汤,要她送给老爷的时候,商人们还笑着说了句艳福不浅。第二个下人说九姨娘炖了鸡汤,要给老爷吃的时候,商人们点头说道张老爷家的女眷们果然贤惠。第三个、第四个下人回话的内容也是姨娘有事后,这些商人就笑不出来了。等到最后一个下人说二姨娘、五姨娘还有七姨娘正在一处等着老爷的时候,这些人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
“张老爷,你可要注意身体啊。”这是几个人临走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放弃劝张老爷出山了,听说以前也是个人物,现在就算了吧。难怪他女儿做事风格是这样的,都是为了守住家业啊。
张老爷把几个人送出门后,带着下人去了二姨娘那里,这打马吊三缺一可不是急事嘛。他又不是老糊涂了,这家产早晚是姑娘的,防着自家姑娘是盐吃多了吧。今天之后,应该再没人来鼓动他出山了,张婧羽也会被他们重视起来,得到应有的尊重了。
张婧羽人还在外面,就听下人说了新出炉的小道消息。说张老爷沉迷女色,他姑娘才不得不扛起重担,担负起守成的责任。
晚上回到家后,张婧羽看着正给张锦张轩夹菜的父亲,心下觉得很感动。她也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到了张老爷的盘里。张老爷看着盘里的青菜,不动声色地夹起了一块排骨塞到嘴里。
张家的生意在京城做的红火,张老爷也不忘经常派留在洛城的人关心下吴家和马家的生活。马老太用心带着自己的孙子,虽然她懂得不多,但是她对孩子的喜欢和付出,时间长了也感动了孙子。曾娴的儿子和马老太一起住的久了,虽然还想着自己娘,但是也舍不得离开这个眼里只有自己的奶奶了。张老爷托人暗地里帮衬着马家人,多照看点这个本不该出生的孩子。
曾娴如愿以偿生下了吴凡的儿子,自觉在吴家的地位稳定了下来,开始让骆姨娘立规矩了。可惜她虽然有吴凡的真心,但是吴家的情况不允许吴凡支持她的行为。吴凡为了安抚骆姨娘,接连几日一直和骆姨娘同吃同住,这让曾娴觉得无比痛苦。
骆俊给吴凡打点好了上官,告诉他下次考评后就可以升官了。骆俊开始利用吴凡手里的权力,谋私利。他原先想着能借吴凡和张家的矛盾,吞下张家的生意。但是张家搬走了,在洛城的店铺也都卖了出去,让他没有机会下手。
虽然吴凡私德不行,但是垂县的百姓认为他是个称职的县令。每年春播秋收,他都跟县里的人一起到乡下私访。在县衙里他吃的和衙役们也差不太多,穿的并不奢华,大家的眼里他就一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正因如此,没有人想到他会和骆俊勾结在一起,背地里做起了一些偏门的生意。
做了两任知县后,吴凡终于得到了进京的机会,成为了户部的一个主事。吴凡举家迁往京城前,曾娴去了一次马家。也许是大儿子不想跟她走,也许是她有了新的孩子已经不把老大看的那么重要,最终留下了一笔钱之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吴凡带着父母进京,一路上打点人情还有在京城买宅子都需要不少钱,这些钱都是骆家提供的。吴凡是个有主意的人,他买的宅子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并不很大,穿的衣服也并不是很新。
他的这些举动瞒不过张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现在的张老爷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这些年从未间断过派人监视着吴凡的一举一动。吴凡很矛盾,他想做实事,但是他又缺钱和骆俊掺和在一起。换句话说他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