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人新开建的大铁船吃水多重?”合作社股东武德成开口向韩富国提问。
“两百万斤。”
“哇塞,超过现在最大海船五倍了。”
“不仅是载重量,这艘船将采用全新的技术,不用风作为动力,而是用石油做能源。”
股东们个个嘴巴张的合不拢了。
“造这条船要好多钱吧?韩大人。”
“是的。有三个方案,一个是我造好船卖给合作社,这样的一条船大约六万五千两。一个是在合作社架子内,建立船厂建造铁船,这样前期投资大约十万两;看起来花钱多,不过以后继续造船、卖船,船成本就大大降低,利润大增。
以后船的维修,又可以回到船厂船坞中进行,这是很划算的一项生意。
再一个是大家若不喜欢,我乘着去欧洲后,卖给欧洲人。”
“韩大人,千万不要卖给外人。你觉得选哪项更好?”
“当然是,第二项更好,有钱大家赚,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人,目前我们几个股东可能还凑不出那么多钱。”
“不用大家再掏钱,只需要合作社拿出五分之一股份,到钱庄抵押借贷就行。现在想进入合作社的人可是太多了。用股份抵押,钱庄很乐意接受。”
“那我们开个董事会研究一下。”
韩富国的母亲出席董事会,她是最大的股东(尽管是名誉上的),当然是要出席的。
会议通过制造大铁船的决定。
会议结束时,韩富国提醒大家,对于大铁船的整个技术是属于他个人的,不得外传,除韩富国授权外不得使用。
董事们还进行了分工。
“这样吧,你从工部致仕人员中聘请一个叫伍斗粮的行家,给他九十两一个月,(他致仕后返聘的月薪资是三十二两)不行多一点也不怕。请他去管干船坞的技术问题。
他答应后,你立刻给他发半年的工钱,写了收条,就可以带他来见我。不过去驿馆为好。”
“大人为何不直接请他?”
“他是工程技术大牛,工部碰到问题还会请他,我出面挖人家的墙角不好。工部请他只是给一点小钱,我们大方一点,他会同意的。”
何兴旺带着礼物,去拜访了伍老先生。他带的礼物是一套生活瓷器。
“伍爷爷”何兴旺的书童,见到伍斗粮,先鞠躬行礼。
“赤子,有事吗?”
“爷爷这是我家老爷何兴旺。”
“何兴旺?”伍斗粮在脑中搜索这个名字。
“伍先生,我是京都至大连主干道的出资人之一。”
“哦,知道了,何大老板有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合作社要在天津建设几个大的干船坞,想请您去主管工程事宜。”
“大船坞,有多大?”
“一个是两百万斤,一个是四百万斤,一个是六百万斤吃水量的。”
“啥?六百万斤?我没听错吧。”
“没有。”
“有设计图纸了吗?”
“有的,”何兴旺从一个圆筒里取出图纸,递给伍斗粮。
伍斗粮认真的看过图纸后,惊道,“天才啊,这活我接了。”
何兴旺掏出五百四十两银票递给伍斗粮,“这是您半年的薪资五百四十两。您在工作期间的衣食住行全包,请您在薪资单上签个字。
伍斗粮提笔时问,“我可以去见见设计师吗?”
“当然可以。”
“这三个船坞将是我工程生涯最辉煌的谢幕。”
“明天我就接您去见设计师。”
当伍斗粮见到设计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