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给童章新招了两名研究生,一男一女,加上原来的美惠子,童章的研究生指导站满额了。
说是研究生指导站,实际上是针灸按摩室。童章每天上午八点到十点,给学生面授机宜,传授针灸按摩的基本原理,讲述内禅功疗法的深邃。十点到下午三点,让学生实习领会,实习的时间比上课辅导时间要长一些,实际上指导站相当门诊室了。
“学好中医主要靠领悟,找到那种感觉。”
童章说,中国的中医在民间根基更深,是千百年来智慧的积累与创造,远在原始社会炎帝农耕时就有了,炎帝是中国上古部落的首领,他最先发明了火,故称炎帝,最先开启农耕文明,又称神农氏。其实炎帝最先发明的应该是中草药。
“原始农业兴起后,出于寻找更好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会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可吃不可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从而结合原有的草药知识形成医药概念,开始了医学探索。也就是说,医药概念是伴随着原始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意插柳柳成荫"式的发明。这应该就是神农氏发明医药的历史真相。”
中医大师的授课方式与众不同,开篇就把学生镇住了。童章以自家祖传中医世家的经历指导学生,早期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汤头歌》等,这些都是中医学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经典,也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医的必读科目。
“相较于西医,中医入门容易出门难。”
童章说,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谙熟至少五百味中草药的性能,背熟四百个汤头歌是最基本的,就像数学的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形成模块记忆。
“童大师,给您商量个事儿。”
佐佐木教授走进童章研究生指导站,脸上挂着谦卑的微笑。他最近悉心拜读了童章推荐给他的李时珍专著《本草纲目》,觉得中医简直是深不见底,阔而无边,学问太深奥了。
佐佐木教授觉得童章大师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要把中医的精髓留在日本,仅靠几个研究生是远远不够的,他把自己的想法不仅向东京大学校务部汇报,而且与日本内阁分管卫生的厚生劳动省大臣直接沟通。
“童大师,我们觉得一个研究生指导站太小了,而且我们推荐给您的学生中医基础薄弱,对中医的理解比较肤浅,难以深入研究中医的基本内涵。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学生不能成为内行,永远取不到真经,对中医的掌握不过是皮毛而已。”
“是的,这样短期培训一样的学习,充其量出徒而已。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日本不同于中国,有那么多雄厚的群众基础,中医院大大小小也有上万个,不算专业的中医大夫,仅民间土郎中就数不胜数,比如我的祖辈就是郎中。”
“童大师,我今天要和您交流的正是这个事情。经校部委员会研究决定,计划筹建日本首家东大附属中医院,特聘请您担任院长。中医院采取科研教学与实践三位一体的办院宗旨,想借助中国中医学会的雄厚资源,聘请一些优秀的中医专业医生。东大过去与顾仲儒会长联系甚密,早期顾会长曾经作为访问学者来日本考察指导过,相信东大的设想一定能得到顾会长的鼎力相助。”
听了佐佐木教授一席话,童章感触良多。中医有别西医,有很多东西是靠意念去领悟的,从几位研究生的基本条件看,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理论都是西医的,有的甚至连“望闻问切”诊断手段都不懂,再比如把脉,十个大夫有十种诊断结果,区别在于名医的诊断更贴近患者的病因,进而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中药的应用学问更大,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