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好处的圣德帝,对道教更加信服,对长生之术也越发看重,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问仙阁听经讲道,修炼道法,以期能够洗涤自身在尘世沾染的污垢,使灵台清明,魂魄能够更好的融入道法。
希望自己来日可以举霞飞升,享受长生不死的神仙生活。
宫内外也发现圣德帝道心稳固,知道拦不住他了,便都开始学习道法,想跟圣德帝保持思想一致。
圣德帝追求长生之心越来越迫切,但他还恋栈权位,不想在自己求仙问道的时候,被别人架空。
其实这种情况,设立太子是最好的办法,太子监国本就合乎祖宗礼法。
但太子之位太重,一旦设立便不能轻言废除。
当然他也担心到时候太子监国,会养大了太子的心,到时候再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所以到最后,圣德帝在韩晓冉的建议下,设置了内阁,一共九个内阁大臣,来帮他处理政务。
有什么事需要决定的时候,九个人可以投票表决。
然后将意见提交上来,他只在奏折上批一个阅便可以。
还有一些内阁无法决定的事情,依旧需要递交给圣德帝,让他亲自处理,但这些已经是少数了。
即便如此,圣德帝还是觉得处理政务占据了自己太多的精力,而且仙师也说了,想要求仙问道,就必须减少尘世打搅,最好是远离尘世,避免尘世的浊气污染。
一来是不想让政务占据自己太多的时间,二来也是担心内阁做大,到时候以臣逼君,所以圣德帝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再提起一个机构来制衡内阁,这样两相制衡,才不会造成失控,他的位置才能坐的稳。
他是想要修炼成仙不假,但在那之前还是要最先保证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不可动摇!
犹豫了许久,圣德帝才下定决心从他信任的心腹太监中挑选几个人,组建一个机构来制衡内阁。
首先,太监没有根基,不管做什么都必须依靠自己这个皇帝。
其次太监身后没有太多牵扯,哪怕是抬起来了,只要自己愿意,也可以立马给他们打下去。
第三,太监无后,手里的权力不会往下传递,自己也不用担心尾大不掉。
可以说,用太监来制衡内阁,只需要担心前朝不同意的问题就行,百利而无一害。
而这个提议一出,前朝哗然!
反对之声如潮水一般源源不绝,圣德帝几乎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对声。
不仅是前朝官员反对,甚至是国子监的学子都到皇宫门口静坐反对。
听说远点的地方的学子,也开始在官府门口静坐,反对太监弄权。
不仅是官员的奏折,还有各地学子的联名上书接连不断的被送到圣德帝的案头上。
几乎就是掀起了一股反对的浪潮。
韩晓冉每天都看着圣德帝被气的额头青筋直跳,看着各种反对的奏折联名上书之类的,被圣德帝直接扔进垃圾堆里。
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了文章来大骂太监,以此来指责圣德帝。
但这些东西都没有打破圣德帝的决心。
内阁的九位大臣也在后边不停的推波助澜。
因为他们明显的能感觉到,圣德帝此举是为了打破内阁对权力的垄断。
哪怕他们并没有不臣之心,甚至对圣德帝也没有任何不敬。
哪怕他们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敢僭越。
但已经拿到手里的权力,谁又能愿意分出去。
皇上既然一心修仙,他们自然会帮皇上处理好政务,不会让皇上有丝毫忧心。
他们对皇上忠心耿耿,更愿意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他们不愿意有人出来跟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