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和他的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就等待着李二陛下派人过来配合李道宗管理好这里的地区工作,肯定还是需要文官的。
而拆解分散这里的部落大族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里的部落首领可是比大唐境内的世家大族还有底气,这里的首领手底下的都是有兵的,这枪杆子可比那些地主老财危险多了。
所以说松赞干布能够整合这片地界,形成一个帝国整体,还是相当牛气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到的,可惜啊,地理位置就说明了这松赞干布做不了和秦始皇一样的丰功伟绩。
昙花一现的吐蕃王朝宣布消散。
李承乾也闲着无事也会和松赞干布聊聊天,虽然松赞干布的中文总是磕磕碰碰的,但是李承乾也是乐得如此,某些方面松赞干布可是比李承乾厉害多了。
但是投胎是个技术活,没办法,就算李承乾啥也不干,照着自己老爹的政策一直实行下去,自己照样可以稳坐天可汗的位置,真的没办法,自己老爹留下的家底实在是太厚了。
两个同龄人就这样有一段没一段的聊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松赞干布也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又想到自己可以见到那个开创如今大唐盛世的李二陛下,还是有点期待的。
显然这松赞干布佩服自己老爹也比佩服李承乾多的多。
但是李承乾也不是吃素的,毕竟那把血刀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噩梦。
李
靖和他的大军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圣旨来了。
然而这圣旨主要不是表示派遣官员的,而是针对李承乾这位太子殿下的。
本来李承乾是要带人南下的,去江南各个地域县府看一看的,宣扬大唐国威的,然而这回却是不行了。
一是因为李承乾在李靖的战报当中频频出现,而且都是大功,肯定是要接受封赏的;
二是因为李承乾的示意下,不断的有俘虏送来长安,本来以李承乾的意思是去养猪场当苦力的,然而此时的那太子养猪场已经是香饽饽了,根本不可能有职位空缺;
而此时也已经告别了春耕,大唐的百姓也都在找活干,哪儿有这么多的活计给俘虏呢。
况且李二陛下一直有着爱民如子的名号,面对这些外族俘虏也一直都是没有暴力高压的政策,反而都是安抚政策,体现增加自己的仁义之心,魏征就是主要代表,不然这个降将早凉了。
最后就是李承乾这位太子爷不负众望的再次受到了有心人的攻击,虽然是给大唐增加劳动力,但李承乾的主张一直是高压政策,区别对待,越苦越累越危险的活计越是要让这些外族人去做;
但李二陛下没有采纳,反而被有心人所知道了,因此李承乾也是被弹劾的不要不要的,要求随军回长安。
李靖也是把战报给李承乾看了,李承乾也是明白了,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已经被大家所不喜了,而且显
然这事情上,自己的老爹也不认同,朝堂上的许多突厥降将也是不开心,若是李承乾真的不知悔改,肯定是有一部分人永远的要站在他的对立面了;
事实上此时的朝堂之上有很多都是降将,面对俘虏太过残忍肯定是要被大家所不喜的,而且外族降将也有不少。
好在李承乾针对的只是吐蕃的俘虏,此刻已经属于大唐子民的西藏人,肯定是不行了,所以李承乾赶忙亡羊补牢写了封建议信,快马加鞭的送往了长安。
此时李承乾也明白了,原来治国是这么麻烦的事,政治也没有这么简单。
就好像背后说人坏话,听着可能会觉得你相信他,但是反过来这听着也会考虑你是不是在背后也会说他。
李承乾收拾行囊,也没有什么好带的,李二陛下安排的官员也已经在路上了,李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