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囊谦城休整大军的李靖此时也是接到了伺候的来报。
在派出了多个斥候去抓敌方的埋伏人员后,李靖也知道了松赞干布的动向,他居然丢下了李靖和自己的城池,去婆娑城稳定朝政去了。
虽然能理解,但是这接下来的类乌齐城不要了么?连大王都溜了,留守的大将能挡得住自己这位刚刚打败敌方大王的大唐军神么。
“好一个松赞干布...当真是铁石心肠。”那些即将要面临敌方大军的吐蕃土著,就这么的被他们的大王抛弃了,只是为了回去。
究竟是回去为了大局着想,想整合力量打败自己;还是想回去保住自己的王位。这就不得而知的,估计只是松赞干布自己本人才清楚了。
但接下的城中百姓注定是被他们的大王所抛弃的了。
虽然松赞干布一直宣导着唐军十恶不赦,是十足的土匪蛮子,但是同时松赞干布也明白,大唐是要声誉的,不可能对于吐蕃的百姓赶尽杀绝,毕竟大唐和大唐的王是包容和宽容的。
而且此刻的松赞干布也是没有能力帮助自己治下的百姓了,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希望能挡得住唐军。
不过这倒是没有让李靖太头疼,毕竟这是外族,不是汉人,不是我中原大地的华夏之人,不然真的就很麻烦了。
不过作为天朝上国的大唐,有着守护世界和平的责任,自然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李靖此时也有了吐蕃相对详细一点的地图,想着吐蕃也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和囊谦城相连的各个城镇的方位,李靖都能记住。
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作为战斗无数的老将,记住地形区域位置是基本功,李靖只需要看上几遍就能记住。
囊谦城通向类乌齐城,类乌齐城通向更远,但是吐蕃并不是只有这样一条路线和城镇,还有散落各地的小型农村牧场。
好在大部分的吐蕃土著都是住在管道的附近,而且也是逐水而居,也是住在相对平缓的地区。
李靖带来的十多万的大军,除去后勤补给的人员,也就只有七八万人,而玛多城这样的贡献小鱼干粮食的大城和作为边防重镇的玉树,肯定都是需要人手守护城池的,又要安排一万多人留守。
而剩下可以自由分配的也就只有五万多人,但是此战也战死了接近两万人,虽然歼灭了敌军全部的有生力量,对面的近十万的队伍,大部分都被杀死了,还有小部分逃走了,剩下一部分躲在这囊谦城中,肯定也是跑不掉了的。
现在李靖手上连四万人都没有,不过李靖还是从后勤部队中找了点身体好的,替换下了这近四万人中身体不好的,也换了点玉树城的守卫;给李靖凑齐了四万精锐部队,身体杠杠的。
好在此时的吐蕃并不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这吐蕃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是由许许多多的部落首领把持的,比封建王朝衰败时的皇权不下乡还要严重。
松赞干布想要再次筹齐那五万精锐和自己对打,显然也是很难的了,几乎不可能了,接下来就看谁耗得过谁了。
李靖看了看坐在身旁听课的李承乾,他知道松赞干布肯定是认出来这位大唐皇太子了,肯定是有唐军被俘虏,向松赞干布说出了这件事。
是李承乾吸引住了松赞干布,让他和自己战斗最后的,不然早跑了,想要抓住我李靖的软肋,可惜啊,没成。
“我们要兵分两路,侯君集和李道宗你们二人养养伤,三日后你们就走这条路线,带一万五千名将士,这路线城池比较少,但是也不排除有大领主的存在,但是更多肯定还是普通小部落牧民比较多,你们就走这线路。”
李靖知道这两位老将也是明白的,和突厥人一样,大家养牛马不可能一大堆人都聚在一起,人聚在一起,那各家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