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也看到了自己媳妇叹息皱眉的神情,拍了拍媳妇的肩膀。
“我懂的,我给承乾奖励了,那块之前西域进贡的那块暖玉,都赏给那小子了,现在想想还有点心疼。”李二陛下一脸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神情。
看的长孙皇后转过身去,回到一旁的榻上坐下不搭理老李了。
“观音婢,你说这食盐一点一点的放出去会不会引起什么变故吧,我知道有不少世家都偷摸的贩卖私盐,万一他们集体不卖了,或者集体涨个高价怎么办,现在皇家的食盐储备也没有那么多呀。”
李二陛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那二哥为何还要这小规模的发行呢,为何不能等储量够大的时候,再一次性投放出去,这样不是更加好么?”
“不行啊,百姓太苦了,等不了啊,而且还是有不少人在指着这个过活,万一一次性大规模投放,大家族还好,那些小门小户的不是要命了么。况且若是那些世家也能聪明点的低价清理库存,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种好事,所有的百姓都能尽早的吃上一口盐。”
李二陛下内心里还真是有百姓的,虽然贩卖私盐是重罪,但是私盐能有人买的原因也是他性价比是比官盐高的多的,就像长安城里的乞丐一样,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帝做了不够好,才会导致他们去买私盐,去当乞丐的。
若是一直以来都有这十文钱一斤的精盐,谁又会去买那些私盐呢。
命令那些百姓放着便宜好吃的私盐不买,来买这比私盐更贵更难吃的官盐,明显是不合理的。
“二哥,有什么好的想法呢?不能因为怕这些意外的产生,就放着这么好的盐不投放吧,还有之前的低价书籍,听说现在一本书的成本就只要五六文钱了,也积攒了不少存货了,有好几十万册了,也是时候该发行了。”
长孙皇后也是一代贤后,对于大唐的实际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况且后宫里的消息可不闭塞,身为后宫之主很多信息她都知道,那些妃子对于长孙皇后只有讨好,没有别样的想法,不然后果会很凄惨。
“对,不能等,那就只能调兵了,事态严重,得要军演。出击吐蕃也快了。”
李世民此刻身为这大地之上最靓的仔,自然不会惧怕任困难,就算五姓七望全都反自己,此刻的李二陛下也没有多少畏惧。
此刻已经是贞观十年了,贞观四年之时大唐灭东突厥后,那些世家就已经不敢动李二陛下的虎须了,贞观八年又把吐谷浑给干了,得到了青海骢,此时的大唐军事能力正值巅峰,一个个大将军都还能打,在大唐没有给帝国开疆拓土的将士是没有资格当将军的。
第二天,李世民就在长安城里颁布了通告。
吐蕃蛮夷,进献有毒之物,意图坏我大唐社稷;当街对我大唐百姓肆意妄为;小小蛮夷也敢对我天朝上国怀有二心。
必灭之。
这一刻长安的百姓沸腾了,一个有着一百二十万人口的城市沸腾了,人们对于吐蕃的厌恶一下子就到达了顶峰,那些吐蕃西域而来的外商,当天就被打死了好多了,还有更多了当天就开始逃离长安,逃离大唐。
尔等蛮夷竟然想毒害我大唐李二陛下,真是不可饶恕,大唐的这个时间段是百姓最幸福的时光,没有战乱,每家每户的生活都在加速的越来越好,大家也都敢生孩子壮大家业,在此刻的大唐要是说谁的管辖范围内有人是因为食物不够,活活饿死的,那可是要坐牢的。
虽然大家很多都不富裕,但是幸福指数和满足感还是相当高的,这当然离不了李二陛下的雄才大略,虽然经常打仗,但几乎都是以少胜多,国力消耗有限。
此时有人要加害李世民,大唐百姓肯定是不愿意的。
身在皇宫的李世民也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