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好吧!邕代小女谢谢殿下!”见刘昊生气了,蔡邕只能收下礼物。
“哈哈哈~太师不必如此!”刘昊爽朗笑道:“对了,本宫听说今天有诗会?”
“确有此事!”蔡邕点头回答,然后解释道:“此次诗会,其一是为小女庆生,其二则是文采展示!”
“殿下冀州赈灾时,作《悯农》一诗,传遍全大汉,所以此次的诗会,主要目的便是想与各位同僚探讨殿下的律诗之意境。”蔡邕补充说明。
“哦!竟有此事!”刘昊微微诧异,他自己都快忘记自己抄袭写过《悯农》这首词呢。
没想到在这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居然这么快就传开了。
“呵呵,殿下文采斐然,有人谈论您,也是应该的!”蔡邕笑道。
“那么本宫倒是很感兴趣了!”刘昊脸上带着淡淡笑容,满满的好奇心。
“呵呵~如今殿下名声在外,士人早已将殿下视为圣贤转世,殿下愿意屈尊入会,那些士子定会喜出望外,诗会设于府中梅园。”
意思不就是,我现在有很多的粉丝呗~刘昊吐槽了一番。
“殿下,这边请随我来!”蔡邕侧过身,带路前往宴会厅。
“好。”
......
梅园之内,早已坐满了宾客,众人三五成群聚集一起交谈。
“咦?那个少年好生眼熟!”
突然间有人发现蔡邕亲自接待一个俊美少年来到梅园。
“那个少年好像是太子殿下刘昊!”
“没错!正是太子殿下!据说太子殿下才华横溢,连陛下都夸赞呢。”
“怪不得能得到太师重视!”
“今日我等品鉴《悯农》,没想到太子居然亲临!”
在场的都是士林中人,对于刘昊并不陌生。
刘昊虽然从来没有刻意显摆过什么,但却无法掩饰他的光芒。
特别是他救援灾民,颁布新政,以工代赈的壮举,更是被世人津津乐道。
而且,更是写了一《悯农》,流传大汉十三州。
“殿下,这边请!”
片刻后,蔡邕带着刘昊来到席位前面,向刘昊介绍道:“殿下,这些都是某士林中的好友亲朋。”
“嗯,见过诸君!”刘昊微笑点头。
“哇,殿下居然跟我打招呼了。”
“太子殿下真是平易近人呀!”
刘昊一句问候,顿时引爆了全场。一些没见过世面,没有城府的青年文士立马坐不住了。
可见在古代也有追星的人。
这时,蔡邕轻咳两声,道:“诸位,殿下远道而来,还希望大家能体谅殿下,不要喧哗!”
“太师教训的是!”
听到蔡邕的话,众人赶紧安静下来。
“殿下,这边请!”蔡邕指着旁边一张空余座位,说道。
刘昊点点头,直接坐了过去。
这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站起来说道:“在下郑玄,字康成,见过殿下!”
郑玄是汉朝思想家、经学家、大司农。他创立了郑学,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很有分量。
“原来是康成公,久仰久仰!”
刘昊起身躬身拱手行礼道。
“殿下客气了!”郑玄回礼。
“哈哈哈...既然大家都认识殿下了,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诗会吧!”蔡邕大声喊道。
“好!”
众人附和,旋即蔡邕开始讲述此次诗会的目的。
蔡邕先是简单介绍一下诗会规矩,然后道:“今天晚上,我们将以人间喜乐为题,每人作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