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陈洋眼中,它犹如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无处不散发着美感。
这就是一架战斗机的大脑中枢,飞控系统的骨架!
而陈洋负责的,是解决其中最难的多气动舵联动技术!
随着飞控技术的发展,战斗机的可动翼面越来越多,能帮助战斗机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开发更新更强的战术。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在极高的速度下,面对变幻莫测的气流环境,飞控系统任何一点差错,带来的都会是机毁人亡的后果!
以陈洋负责的多气动舵联动技术来说,欧洲最先进的战斗机,也不过是3.5舵联动。
那个0.5就是为了降低难度,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将鸭翼的可动范围大幅缩减,算是个妥协而成的半吊子。
而全球领先的丑国,自然有完全体的4.0联动技术。
陈洋负责的是什么呢?
为了提高战斗机的性能,气动工程师开发了一套升力体布局、DSI进气道、棱形机头、进气唇边条、大边条、全动尾翼+全动鸭翼的天顶星套餐。
基本相当于4.5,甚至4.7/4.8级舵面联动!
战斗机的机动性直接拉满,带来的是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几何程度增长!
当初图纸定型的时候,611所九室的负责人直接傻眼了。
这特么是人能做出来的?
要不你们干脆枪毙我算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洋的导师提了个小建议:要不让我的关门弟子试试?
就这样,陈洋被火速提拔,以23岁的年龄,肩负起了这项无比艰难的任务。
“嘶~”
“我的老腰啊。”
“明天跟领导汇报一下,尽快做实物验证。”
陈洋一边揉着酸痛的腰肢,一边脱下工作服,走向换衣室。
一旦验证成功,系统奖励也该来了吧?
会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等离子体推进发动机?
还是类似仿真实验的辅助技能?
“陈主任,您又在加班呀?”
“陈主任,辛苦了。”
“陈主任,您过来帮我看看这个参数有没有问题。”
一路走来,同事们纷纷热情的和陈洋打着招呼。
短短半年时间,他用自己的实力,彻底折服了一群天之骄子。
“哦,我看看。”
陈洋丝毫没有恃才傲物的架子,顺便帮了别人一个小忙。
“原来是这样。”
“陈主任,您真厉害。”
“对了,看您挺高兴的样子,实验又有进展了?”
得到帮助的人高兴地连连点头,随口问道。
陈洋微微一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多气动舵联动的稳定性被我解决了。”
“啊?”
对方愣了下,随即露出不敢置信的狂喜之色:“陈主任,您是说……”
“现在还不好说,得做过实物验证才可以。”
陈洋谦虚地说道。
“太好了!”
“陈主任把多气动舵联动问题解决啦!”
“什么?”
“哇,我们终于看到希望啦!”
“陈主任万岁!”
“陈主任,我爱你!”
“啊啊啊,你简直是我们的救世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都了解陈洋的性格,没有相当的把握,绝不会信口开河。
欢欣雀跃的气氛,顺便传遍了个整个第九室。
“低调,你们小声点,还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