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蹬手刨,忙活了好一阵才翻上墙头,看了看院内,没有人,这才跳进了家庙。
院中的布局很简单,只有一进,一间正堂,算是正殿吧,东西各有一间厢房,算是偏殿,北面靠西门的方向,有一间小屋,跟正殿偏殿是相对独立的,应该是看家庙的老七叔夫妇住的,狄知逊没有喊,轻手轻脚的向那小屋走去。
小屋的门没锁,是虚掩着的,狄知逊轻轻推了下,门滋呀开了
,向内一看,屋内没人,家什用度很简单,一张大铺就占了屋内空间的三分之一,其他的桌椅架子等都很老旧了,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了,狄知逊退出屋,屋子北面似乎有东西,偏头一看,屋子北墙和院墙之间,搭着一个不大的灶台,上面有口黑锅,灶台北面还有一堆木柴,显然是烧火之用,这老两口应该是在此开火做饭了。
狄知逊朝家庙正殿走去,他没有迈进正殿,因为正殿内的布局非常简单,一眼便能看通透,正中分昭穆供奉着魏氏历代祖先,神主牌前是供桌,供桌上有供果和香炉,供果早已干瘪,香炉内只有一堆供香的香灰,这些东西跟普通家庙没有任何不同。
大唐穿越必读(113)寒门子弟的敲门砖:行卷。说白了,就是拿着得意作品去公卿高官处撞大运,“唐举子先投所业于公卿之门,谓之行卷。”若真有爱才识才惜才的好官,向主考官推荐,就能一步登天了。有行卷就有“温卷”,“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送行卷或温卷一般都会署好名,怕就怕诗文被赏识了,人家却不知道该赏识谁,那就难堪了。吟诗作赋是风雅之事,钻营不用钱财开路而用诗文投献,保留了文人的自尊,唐人美其名曰“求知己”,与送钱相比看起来不那么龌龊无耻,
况且寒门子弟其实也没什么钱财可送,行卷投献,实在是又当又立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