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风起长安 > 482. 大唐秋色(二十六)寄予厚望

482. 大唐秋色(二十六)寄予厚望(1 / 2)

李治听父皇如此说,面露遗憾之色,沉默了片刻后,李治又说,“记得小时候,儿子常在母亲怀里听母亲哼唱关中小调,听母亲讲祖先的事迹和父亲征战沙场的英雄故事,有时儿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两年儿臣常常思念母亲,尤其是晚上,想着当年倚在母亲怀里的时候,往往夜不能寐,流泪不止,有时候还能在梦里见到母亲,在梦里听母亲哼小调讲故事。”说到这里,李治十分动情,情不自禁的落下泪来。

李世民也听的动情,摸着李治的头,眼角不自觉的湿润了。

这时,李治抬头,轻轻的抽泣着说:“父皇,儿子想在长安为母亲修一座佛寺,将母亲神主和衣冠供奉在寺中,在母诞日那天做道场法事,以解儿子思念之情。”这才是他来见皇帝的真正目的,不同意去九嵕山是意料中事,但在长安修个庙应该没问题吧。

李世民一听,不由得更加感动,连连点头,摸着李治的头,脸上浮现出无限爱怜:“建寺是大功德,不仅是为你思念你母后,朝廷还要借机宣扬佛法,弘扬教化,鼓励孝道,朕这就下旨,让礼部和工部他们选址,这座寺不仅要给你母亲做道场,还要成为我大唐的国寺,建成后要选高僧大德进驻,宣经讲法,劝导百姓向善。”

父子二人聊得投机,又说了些体己话,李治磕了头,转身要走。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李治:“智奴,回来。”

李治转身问父皇还有事吗,李世民笑着说:“也没什么大事,你虽年轻,却已身为并州都督,有件事还是要征询你一下,如今并州都督府长史出缺,你可有好人选推荐?”

李治一愣,看起来他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面对这个突然的提问,一时显得有些懵。

李世民并不责怪,耐心的拍了拍李治的肩膀:“好好想想,你年纪尚小,不能去并州赴任,就算去了,你不知兵略,也不能统兵上阵,所以这个人选其实就是代行你都督的职权,实际上行都督事,所以要谨慎啊。”

“儿臣……儿臣……”李治想了半天,似乎还是没拿定主意,最后勉强说道:“朝中老将甚多,知兵识将无过父皇,儿子很少参与政务军务,所知不多,薛万彻、李道宗、尉迟恭、张亮都是朝野皆知的名将,这个……对了,父皇不妨问问宰相的意思。”

李世民见李治几乎将朝中老将都说了个遍,暗道这回答等于没答,又笑着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慈爱的说:“智奴啊,你虽年轻,但以后朝廷的政务军务,你多少还是要留心些,不管将来如何,你总归是要为朝廷出力的,军务政务总是一窍不通,怎么得了啊。”

李治露出羞愧之色,低头小声说道:“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向很少跟朝臣接触,以后常去舅舅那走动走动,跟舅舅学。”

李世民笑着说:“想学习政务,也不一定跟你舅舅学,政事堂的宰相都是正人能臣,你不拘问哪一个,他们都会乐意指点你的,再者学习政务未必要跟朝臣学,多出宫走走,留心百姓生计,关注市井民情,也是政务。你们兄弟跟朕不同,当年高祖起兵前,在地方为官,朕跟随高祖身边,从小便见识各地风土,游历在市井间,了解百姓民生,你们兄弟,从小便娇生惯养,虽然书也读了一些,但毕竟对民间疾苦了解的太少了。”

李治听的很认真,待李世民说完,若有所悟的说道:“儿子懂了,圣人说,民贵君轻,百姓温饱富足,安居乐业,天下自安,朝廷施政,归根结底是让百姓丰衣足食,只要抱住这一条,我大唐的基业就能稳固。”

李世民赞许的点头,目光中除了慈爱,又增添了其他的意味:“很好,你能悟到这一层,说明你的书没有白读,朕也没白教导你。”说着他又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这一拍,也比之前有所不同,之前都是轻轻拍完即收手,但这次拍完肩膀

最新小说: 神只 人在北美兼职鬼差 三十载江湖浪涌,八百年红尘武仙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只有你知道 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 太一药神诀之玉帝后裔混都市 玄幻:投资反馈,我成反派护道者 梦回香江之醉枕天南 操控爷爷过草地,祁同炜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