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对话,李祐情急间无意中透漏出一条线索关键,就是侯君集,侯君集推命格,为了谁是显而易见的。
毒杀李祐,一定是要掩盖某个秘密,李祐刚被押送到京城就被毒杀,说明杀人者蓄谋已久,等等……蓄谋已久,李祐推命格,也是几个月前的事,会不会齐州的事,从一开始就是有人设陷阱诱使李祐谋反呢?
李世民从一开始就觉得李祐谋反之事存在蹊跷,李祐再怎么不肖,也不过是顽劣不堪放荡不羁而已,游猎胡闹耽于享乐,最后不过挨几句训斥,至多也就是削去一些食邑,李祐实在犯不上造反,皇子推命格,李世民虽然觉得过分,但身为皇子,有一点非分之想也算正常,自己当年不就请高人算过吗?
就刘德威所言,齐王府曾经连番出现行刺之事,有时甚至一晚同时出现数伙刺客,这就很不寻常了,就算李祐得罪了江湖人士,也不会得罪那么多,怎么招致那么多刺客?而且李祐保留那个命格就实在说不过去了,难道故意要给人留下把柄?这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合常理。
至此,李世民得出结论,李祐的谋反是有人故意诱导所致,李祐落入了某人的圈套。
谁会给李祐设下这样的圈套呢?
李世民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了李泰,如果齐州的事是李泰布局,前提必须是整个洪州的事也是李泰的布局,这样的连环计,才能用齐州的事件掩盖洪州的真相,而李泰也是洪州之谋的受害者,那么李泰应该是清白的。
现在唯一可以明确的是,毒杀李祐,一定跟侯君集有关。
“宣魏征进宫。”刚说完,李世民已改了主意:“算了,给朕更衣,换一身便装,朕要微服去魏征家,尽量少让人跟着。”
魏府,书房,一名家人慌张跑了进来:“太师,陛下到了。”
魏征、吴冬生和房遗直俱是一愣,三人几乎同时站起身,但还没走到门口,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李世民已走了进来。
“看来朕来的很巧,在开群英会。”出了宫,李世民的心情比在宫中好了许多,暂时将忧伤抛到了脑后。
屋内三人连忙跪地行礼,这三人中魏征和房遗直常常见到天子,参见行礼还算从容,吴冬生却是第一次见天子,不免紧张,跪地时不小心碰倒了身旁案几上的镇纸,那铜镇纸掉落在地,发出一声不满的鸣叫,吴冬生双膝刚落地便连忙去捡那镇纸,按在手下,颇显手忙脚乱。
“你姓吴,是吧?这身装扮倒是有趣,是为了掩人耳目吗?”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穿着内侍衣服年轻人,吴冬生的紧张反而进一步缓解了李世民的心绪。
“臣吴冬生,凌云台旅帅,臣初见天颜,有些紧张,请陛下恕罪。陛下圣明,臣如此穿着正是为了掩饰行踪。”吴冬生小心的答道。
“不必紧张,年轻后生,好好干,魏老头难得赏识人,而且他以前一向对凌云台没什么好印象,但这次洪州走了一趟,他对凌云台的印象完全翻转了,还多亏了你呢,这老头在朕面前可没少夸你。”李世民微笑说。
天子当面夸奖,吴冬生听的血脉喷张,他没想到魏征对自己评价如此高,更没想到魏征竟然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好话,能得到天子的认可,这比得多少赏赐都值得,比吏部考功第一等都管用,皇帝还未说完,吴冬生已流下泪来:“陛下夸赞,太师赏识,臣实在不敢当,臣一介微末,何德何能,唯有粉身碎骨,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李世民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回头看向魏征:“朕夤夜前来,是有要事跟你商量,既然他们二人也在,不妨也听听,反正查案还要倚重他二人。”
说着李世民径自坐到魏征的主人位上,示意三人也落座:“朕有一个猜想,李祐的谋反跟洪州的事时间上几乎密切相连,这两件事是否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