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因为事故永远的离开了她,没有亲戚可以代为抚养的女孩,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一个孤儿,于是洛伊被送到了一个由寺院办理的孤儿院,院长就是寺院的老方丈明德大师,也因此孤儿院叫明德院,明德院的孩子虽然都身世可怜,但都得到了院长和义工、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也许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最初的洛伊总是哭闹,这让照顾她的阿姨很伤脑筋,后来院长发现只有在画画的时候她才会安安静静,专注的沉浸在绘画中,除此之外洛伊会沉默的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其他孩子玩耍,又或者静静的坐在秋千上盯着天空发呆,每每看着有小鸟飞过,她总想鸟儿是否能帮她捎信给父母,告诉他们自己的思念。
这一切作为院长的明德大师都看在眼里,从第一次见到这孩子老方丈就感觉到与这孩子有着渊源,他发现女孩似乎在绘画上很有天赋,于是专门请了一位美术学院的年轻助教来给孩子们授课,这位老师也是方丈的俗家弟子,此后在老师经年累月悉心教导之下,洛伊的画技日益精进,画风也独具风格,大多带点神秘色彩,也有部分大自然题材,色彩丰富,天马行空充满灵性,似乎总是能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洛伊的画在感动他人的同时,也滋养着自己。就像原野中的百合,在光与露的加持下自由的生长。洛伊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得自信而阳光,那颗原本孤独无助的心也逐渐被治愈。现在的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浑身散发着艺术家的气息。
每当造成画作,洛伊总是会回到明德院看望孤儿院的孩子们或是去探望老禅师,明德大师已经年迈,大多时候在凤鸣山的凤鸣禅寺里,每每去探望,洛伊总会带着老禅师常喝的茶和点心。就像看到小孙女归家,而对于洛伊而言,凤鸣禅寺也是她第二个家,因为每当节假日,女孩就跟随老禅师上山,跟随着师父们早晚诵经,而每每师父们早晚课时小女孩总是趴在蒲团上打瞌睡,一点都不会被木鱼和师父们唱诵声吵醒。功课结束后,女孩还经常拉着年纪小的师父一起爬树摘果子。现在女孩终于长成了大姑娘,每每看到她老禅师总是很开心。
女孩每次上山都会在寺院,都会与老禅师谈天说地,聊聊各种所见所闻,也可以从老人这里学会很多,师父总是跟女孩说,这个世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们所见,又非所见,许多事要这样去看待。可是洛伊总似懂非懂,一直没有参悟,老禅师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时机未到!”确实,这个世界很多事无法解释,只有机缘到了,人们才可以窥得一二,女孩总是这样想,就像老禅师所说“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