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拐走杨玉环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安定

第四百三十四章 安定(1 / 2)

此时大唐内忧外患,几处叛乱同时而起,郭子仪李光弼得到了李九州的指点,忙于平乱。

仆固怀恩这边,举族为国死难,斩杀对敌投降亲子的仆固怀恩,如今派自己儿子仆固玚出兵攻打河东辛云京,李光弼来前来支援,先是修书劝说仆固怀恩,但仆固怀恩并不为所动,无奈,李光弼只好跟其战场上见。

因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多都曾经是李九州、郭子仪、李光弼的部下,所以,绝大多数被李光弼说服,背叛了仆固怀恩。

并且,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玚在攻打辛云京时,因战事不利暴打士卒,反被部下杀害,仆固怀恩遭遇重大打击。

仆固怀恩走投无路之下,诱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数十万众俱入寇,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奔唐朝都城长安而来。

不过,这次唐朝的运气相当不错,行至鸣沙县,仆固怀恩却突然得暴病死于军中,仆固怀恩死后,这些异族联军无人整合,开始分散进攻唐朝,陆续被唐朝击退,震惊唐朝的仆固怀恩之乱平息。

郭子仪这边,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大破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上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四千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内不绝,百官论奏程元振专权自恣,贻误军机,李豫遂罢免了程元振官爵,流配于江陵。

平定了这两处,郭子仪和李光弼合兵,将矛头对准了江淮叛乱。

袁晁率领义军攻占台州,刺史史叙逃走,又攻占信州,唐洪州刺史张镐,伏兵常山山口,义军中伏,损兵数千人,义军随后攻占温州、明州,尽有浙江东、西道地区。

袁晁建议政权几十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担任,以建丑月为正月,改年号为宝胜。

义军杀死地方长吏,烧毁和没收官府及地主豪富的钱财,这些人极为恐惧,纷纷逃亡,而疲于沉重赋敛的广大贫苦农民,则大多归附义军。

德清县人朱泚、沈皓等,也聚众起义,响应袁晁。

朱泚和沈皓分别占据两大山洞,不时出兵攻占城垒。

宜春义军首领家兵漫山遍野,地方长吏不敢过问。

袁晁义军发展为二十余万人,严重地威胁着唐廷在该地区的统治。

李光弼派其部将张伯仪、御史中丞袁惨、偏将王栖曜和李长荣等率领各军,向袁晁义军发起攻势。

两军经十余次交战,义军战败。

其弟袁瑛率领五百名骑兵,冲出重围,占据宁海西北四十里的紫溪洞,凭借险要地势,抗击官军。

官军扎营洞口,切断义军粮道,加紧围攻。

袁瑛和五百人在内无粮草、外乏援兵的绝境中,顽强抗击官军,直至全部饿死洞中。

浙东起义军接连为李光弼部所败,袁晁本人被俘杀。

唐军又继续攻克歙州,杀刺使庞濬,唐派袁傪、长孙全绪合围义军,方清在石埭城被杀。

不久后浙东乱平。

大明宫中。

“众卿此次平乱有功,乃我大唐之功臣。”

李豫笑着殿中众将,眼神温和里带着一丝得意的意味,看来此番对各处的胜利,这位皇帝的心情好了许多。

“全托圣上的福。”

郭子仪带头答到。

“郭卿,李卿,你们两位劳苦功高,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郭子仪和李光弼互看了一眼。

郭子仪吞了一口口水,润了润发干的嗓子,低声将所求之事,诚恳说了出来:“元载志得意满,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专营私产,大兴土木,这种人,实在是祸国殃民,臣恳请将其撤职查办。”

最新小说: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