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明王朝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突变

第一百八十七章 突变(3 / 4)

臣三人听到爆炸声,随即掉转马头,亲自率兵发起反攻,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

“大汶河一役”,上岸的近千明军骑兵被清军尽数歼灭,还有上百将士坠河身亡,常青山所部损失惨重,失去了继续追击清军的能力。

不过,屯齐,陈泰,王辅臣所部兵马的损失也不小,尽管是伏击战,又有数倍的兵力优势,但士气正盛的明军骑兵无路可退之后,拼死作战,使得清军也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

而带着伤兵一路撤退,使得他们的速度也大大拖延,这对于一支突围部队而言是极其致命的!

但现在山东的局势,甚至是整个中原,明清战争的局势都早已经逆转了,以前是明军不能一败,现在则成了清军不能一败,以当前明军在山东,甚至是在全国的实力,足以失败数次,而屯齐和陈泰两人的兵马只要败一次,便免不得全军覆没了!

而等他们赶到济南府泰安城的时候,原本正在围攻泰安城的高杰所部早已经撤退到了泰安城的西南方向,隔江扎下了数个相互支撑,极其稳固的营盘,避免了被清军两面夹击,甚至是偷袭的危险。

高杰麾下的李本深和胡茂祯围城一月有余,和城中的清军大小战斗数场,互有胜负。不过并未分出胜负来。

毕竟,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明军的兵力优势基础上的,城中的清军敢出城偷袭不假,但是野外决战,是断断不可能的。

而李本深麾下的战兵还是很难清军精锐在野战中抗衡的。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提升,除非军中本来就有大批战斗力极强的骨干士兵。

不过,好在屯齐,陈泰,王辅臣三人此时都无战意,见李本深主动撤退,心中都暗自庆幸,立马撤入了泰安城,打算在城内休整一夜之后,第二日便率军北上,撤往济南城。

不过,随着屯齐,陈泰,王辅臣三人带兵入城,除了山东本地的绿营兵军官们非但没有安心,反而是陡然生出了异心来。

原本,这些本地绿营兵因为信息隔绝,并不知道山东战局具体如何,而城外的明军战斗力也就那样,使得他们都以为进攻兖州府的明军也差不多,再守一守,等满州八旗兵一来,什么问题都会解决了。

可是,他们现在却看到了堂堂贝子屯齐,靖南大将军陈泰,甚至还有一个北兵出身的猛将,被打得只剩下几千残兵,第二日还要马上北上,奔向济南,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不可谓不大。

这个时候,别说是城中的守备参将了,便是那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都已经开始动摇,免不得要重新考虑守城的事情。

于是乎,当天晚上,几个军官一碰头,便明白了对方在想什么,当即派出亲信去和李本深联络,传递自己打算反正的消息。

而李本深收到消息之后,立即带着亲卫出营,打算亲自把泰安城中绿营军反正的信件交到赶来支援的高杰的手里,结果一进高杰的中军大帐,便发现那里多了个人,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任宣任将军。

且说,常青山和屯齐,陈泰等人在大汶河打了一仗,前前后后费了半日时间,而高杰接到朱慈烺百里加急的军令之后,也立即领着麾下的骑兵赶来了,当他看到李本深的大营安然无恙之后,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而高杰,任宣几人虽然许久未见,来不及寒暄,正在商讨如何迎敌的时候,李本深便突然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这些绿营兵的话可信吗?”任宣皱眉问道,他没有理由信任这些人,这种时候任何错误的决定都会是致命的。

“这些绿营将领虽然反复无常,但也是个识时务的人,这种时候向末将传递投诚信件,应当是真的有反正之意!”李本深抱拳道。

最新小说: 神话版隋唐 远山破阵曲 李世民穿越扶苏 大宋文豪 战地牧师日记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