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内,再度回归宁静。
思索了片刻,白月正暗自懊恼自己嘴快,说话不过脑子时。
郑阳春却悲悯的感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今国家危亡,民族危亡,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已经沦落到给洋鬼子当牛做马!
中国的青年,确实需要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中国的学生,也应当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他一掌拍在桌子上,拔高声音,满脸英勇。“好好好!有志气!”
读书几十载,郑阳春对现如今,麻木沉沦的社会忿忿不平。
长叹了口气,他对白老爷竖了个大拇指。“老白!虎父无犬女啊!”
郑阳春眼神泛着精光。
都说白月离经叛道。如今看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此时此刻。
所有人都对白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白月,……
重新解释的话,在这般激情的注视下,堵在了喉咙根。
白月愧不敢当,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个大字,对她来说不过是21世纪的小学课文。
这句话,许许多多的现代年轻人,都曾把它写进作文中,却很少有人当真。
因为,后世的中国,已经崛起了。
白月忘了。
现在是1930年,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还有许许多多的国人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
包厢内持续寂静。
“是我激动了。”
郑阳春理了下长袍,用袖子擦了擦眼镜,和眼角的泪珠。
他声音掩盖不住兴奋的看着白月。
“你想读大学?可有心仪学校?现在已经过了招生的时间,但是我可以亲笔修书一封,做你的入学介绍人。”
白月皱眉。
心仪的学校?她都不知有什么学校……
桌上的人都在等着听白月的想法。
此时。
闫楚的表情错愕,心脏有那么一瞬间被震撼到。
呼了口气,他偏头望去。“国内的大学,自然是北平的更有底蕴。我家中长辈,在北平还算说得上话……”
瞥了眼闫楚,陆玉笑了笑,不想他如意。
“去北平?白小姐要不来香港吧。港大重金聘请了最好的洋人教师,那里有全中国最先进的思想。”
白月的话唬住了很多人,包括陆玉。不过,他没桌子上这些人那般震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真是与众不同,少年热血。
“港大?”,闫楚头也不抬的嗤笑。
“有洋人便是先进吗?那上海十里洋场,不比你个小港口先进许多?这么说来,长途跋涉的去香港,还不如去上海。”
两个人在话头上又掐了起来,跟着闫楚来的人,一个个都缩成了小鸡仔,只当自己又聋又瞎。
“也好。”白砚看了看白老爷,“去上海读大学也好,离苏城又近,师资力量也不错。爹。你觉得呢?”
白老爷在思考着去上海上学的可能性。综合考量下来,除了不能每天回家外,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这心里一酸。
既开心,又不舍。这丫头,从来没离过家……去上学,可就不能常回来了。
白老爷瞥了一眼白月,把选择权放到她手里。“你觉得呢?要是不喜欢,咱们就再看看。”
他的脸上写满了不舍,好似白月说不去,立马就拍板定钉,绝对不去,任谁说都不去。
白月,……
有书读就行,她没什么意见。
见此,白砚便自作主张的对闫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