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寺位于余庆国京都丰城西南边的天门山上,上天门山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上山之路。
天门山山势险峻,多悬崖峭壁,福元寺便建立在天门山山顶。
因着天门山寺名气远播,除了京都人士外,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香客,曾经也有不少富商想要行善修路,但都被福元寺的主持拒了,说是山路艰难,更显信仰之心。
因此宋芷一行人的马车只能行驶到天门山的半山腰处,这里有一家专门供香客歇脚和存放马车的地方,再往山上走,便只能步行上山了。
当然,来这里的也有不少达官贵人,世家夫人跟闺阁小姐,周边的一些农户们见状便想了法子,发明了一种滑竿。
其实就是简易版的人力轿子,一张竹椅固定在两根木杆中间,人就坐在竹椅上,然后两个轿夫抬着滑竿上山。
一趟下来总共20文钱,也算是让这些农户在平日里能够多补贴一些家用钱。
这一路上还算是顺利,本来想着步行上去的,但是几个姑娘家平日里都是娇养着的,没走多久就腿疼了,最后还是坐了滑竿上山。
不过付钱时宋芷特意交代龙渊多给了轿夫一些,若是不收的话就说是贵人赏的。
刘曼跟宋芷手挽手的并排走着,刘曼开口道: “你就是心太善了,若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你怕是早就被人抢个精光了。”
宋芷冲她莞尔一笑,并未接话。
不久一会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开口对刘曼说:“这世上总要有人活的不一样吧。”
刘曼儿时在边关时常在街头看见很多因为战乱流连失所的人,当地的官员和一些富商也会时不时的放粮救济,然而每每都是慌乱收场。
当一个人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如果能看到一丝希望的话,不管这份希望是否强大到可以救人于水火,他们都是扑过去紧紧的抓牢,企图据为己有让自己得到解救。
他们不会去为行善的人考虑,他们会将行善之人“吃干抹净”,最后抱怨对方为什么不救他,尽管对方为此已经倾尽了所有。
福元寺一直都是香客鼎盛,如果是需要留宿的话就要提前几日安排人过来说一声,这样才能预留寮房,以免出现来了之后却没有空房可住的状况。
宋芷一行人多,在福元寺这种清静的地方难免有些瞩目,便就只留下小部分人负责保护二人安全,其他的就都去半山腰处的驿站了。
一个小和尚带着二人到了寮房,交代了几句就跑走了。
“今日时辰不早了,赶路也累,阿芷妹妹先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再去佛堂给祖母诵经祈福。”
“曼姐姐也是,不过明日我陪姐姐一起吧,都到了这有求必应的福元寺了,总得求点什么吧,你说对不对,曼姐姐。”
刘曼用手里的秀帕捂嘴笑着说:“是是是,你说的都有道理。”
“那今日姐姐早些歇息,我都要困死了,今日起得有些早。”说完还捂嘴打了个哈欠。
“那倒是姐姐的不是了,害得妹妹起了个早床。”
知道刘曼这是打趣她,便故作生气推着刘曼走到她的寮房门口说:“姐姐既知我懒惰的性子,便早些歇息,也好让妹妹早点回去睡一觉,姐姐不歇息我可不得陪着嘛。”
“别推了别推了,我这就去歇息!你赶紧去吧,看把你急的。”说完又转头对着巧玉假装一脸嫌弃的交代道。
“巧玉,赶紧把她带走吧,可闹死我了,真的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闹觉似的。”
听了刘曼的话,巧玉跟青黛在一旁只低着头偷笑,宋芷轻哼一声,转身走到隔壁寮房推门而入,巧玉对着刘曼福了福身,然后赶紧跟了上去。
不过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