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往年的诗文大会一般都有些奖励,但直接和钱相关的还是很少。一般都是些字画和书法为主。
不过听说,今年会不太一样,有新的安排。
据说,今年的诗文大会不仅仅是为了才子佳人们之间的交流,还有说其实是为了遴选人才,组建一个书院,为来年的会试培养人才。
辛正言听到会试一词,立刻起了兴致。
大宋朝,会试三年举办一次,一般中了举人后才有机会参加,说是为了遴选人才,难道不中举人也能直接参加吗,不然搞这个会试培训班又起什么作用呢?
或许是自己想多了,他们就是为了举人才举办的。
这些人一旦高中,进入官场,将会给学院带来更多的利益。
又或者是想招一批人才,等到高中后,把学院的声誉打响,为以后的招生做下宣传。
这样后续书院就通过高昂的学费来收割前来读书的学生。
不管怎样,现在的辛正言还是个秀才,暂时还不会去书院读书,想收割也收割不到辛正言的头上。
不管怎样,诗文大会,辛正言打算去了。
“看来还蛮有意思,我回去准备准备,晚上去瞧瞧看看!”
辛正言谢过胡仁后,便向酒楼外走去,临走时嘱咐胡仁道:“茶水钱,别忘了!”
惹得胡仁翻了个白眼,心里早已经一万匹马在奔腾了。
“抠门!”
……
三月的早春本来还有些寒意,但在现在的庐州城内却感受不到分毫。
长江的水随着它的分流沿庐州城内而过,在庐州城内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流,在城内有个地方,河水汇集到一起,形成了宽阔的河面。在河的岸边,人们修建了亭台楼阁。
站在亭阁之上,登高望远,宽阔的河流形成的靓丽景色尽收眼底。往下游望去,河流宛如一条银白色的丝带嵌套在大地之上,延伸到远方,看不到尽头。
平常时节,河流在夜晚出奇的安静,哗啦啦的水流声清晰的像是在耳边回响。
只是今天却大不一样。
湖面上时不时的冒出几条小船,小船上装饰些许油灯,在月色的衬托之下,摇曳地往亭阁这边靠近。
从小船上下来的人,要么是拿着扇子,左右环顾的公子哥,要么是带着丫鬟,轻盈漫步的千金小姐,都不是普通之辈。
但目的却一样,都是前来参加诗文大会的。
河岸两边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亭阁内时不时的传出一些古色古香的乐曲,婉转悠然,令人舒畅。
在这样的气氛烘托之下,诗文大会随着月亮的高升开始了。
辛正言吃过饭后,就拉着辛正婷一起过来了。他们在人群中穿梭了半天,才来到了亭阁处,放眼望去,都是人。
正在人们前后左右攀谈,没有个聚焦点时,亭阁中的二楼挂起了几个红灯笼,在灯光的映衬下,亭阁内顿时明亮了起来,如同黑色的夜中,突然燃起了一颗闪光灯。
人们的目光也集中到了亭阁内,在人们的注视下,慢慢走出几个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又属其中三人。
从左到右依次是身穿朝服却无半点威严的老者,面带纱巾且显神秘的女人,身穿布衣却神采奕奕的壮汉。
如此奇怪的组合,不得不令人对三位的身份感到好奇。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在三位人士的旁边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一个人走向了几人的前面,开始为底下的人士介绍今天诗文大会到访的几位人物的身份。
“诸位,今天来到诗文大会现场的各位友人。请容我先做个介绍,我是今天晚上大会的主持者。想必大家对我们台上的几位人物的身份感到好奇。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