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眼睛就沁满了泪。回西京来八、九个月了,这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享受如此的待遇,竟然还是在孙老太太这里,这让她心里着实感激。她拿掉盖着菜的盘子,吩咐孙伟端菜,可因为激动发出的声音便有点囔鼻。
一旁的孙伟瞬间就感觉到了欣兰姨的激动,本来端起两盘菜就要走的他,扭过来身道:“姨!为这两盘菜不值得,改天我让奶奶做一大桌子再说!”说着话,端着菜就走。
欣兰经孙伟这句话一打岔,不由得想笑,心情也随即转变过来。孙伟前脚走,她也忙跟着把饭端了过去。
一会儿工夫,饭菜摆放整齐。三人围桌而坐,刚准备动筷吃饭时,孙伟就想起了刚才的事,就率先夹了口菜吃着道:“先让我尝尝,看奶奶做的啥好吃的,还没吃哪就把欣兰姨感动的掉泪啦!”说完,就把夹着的菜填进了口里。
孙老太不知有这回事,听说,就转眼瞅着欣兰问道:“不会吧,闺女!”
欣兰一听,有点不好意思,忙辩道:“哪有呀!娘,都是孙伟瞎说。”
孙老太道:“闺女,你不用说,为娘我也都看在眼里了。你跑这么长时间,吃多少苦娘我也都清楚,以后只要你觉得委屈不高兴了,就来家里,娘我做饭给你吃。”说着话,看欣兰只顾说话,还没动筷子,便先拿了两块油馍,一块递给欣兰,一块自己拿着吃起来。
欣兰忙接过来,吃了口,嚼着说道:“不是!娘。我刚才也是有点触景生情,自持不住。想我这回回来办事,本来应该住在家里的,可家那边我父母年事已高,住的也有点远不说,还有兄弟媳妇一家人在,我怕他们多心,所以轻易也没法回去,只有您这里,我想来就来,而且每次一来,回回就在这里吃,心里累了时就来和您说说话缓缓劲,那感觉就像回了家一样。这样一想一比较,不由得就心酸了!”欣兰解释着,不好意思的说道。
老太太一听,笑着道:“我的身体没事,你不用担心。听我的,闺女,这就是咱的家,不忙了就来家里,咱娘俩说说话做饭吃。”说着,看到吃的正欢的孙伟,忙对欣兰道:“快吃吧!再不吃就让孙伟吃完了!”
于是,娘俩便也赶紧吃起饭来。就这样吃了一会儿,节奏一放慢,大家忍不住又谈起了欣兰回迁的事,于是,欣兰就把这次回家的事又告诉了老太太和孙伟。
两人一听,刚办完回迁领了房子,这边又要办婚事,这喜事一件挨着一件,不由得都替欣兰高兴。可一想到陆东的婚期马上要到了,又不禁都替欣兰操起心来,都关心地问欣兰下步的打算。
于是欣兰把自己和福生的分工说了一遍。老太太一听,想都没想问孙伟道:“听见没有?”
孙伟当然知道啥意思。于是接道:“奶奶,我知道您想让我干啥!这还用您说!?”说着,转头对欣兰道:“姨,放心,这两天我就抽空找人把新房刷一遍,等到您家里人过来时一准会干的。大概有多少面积?”
欣兰道:“我头疼的就是这一点,面积带厨房和厕所总共也就两间房,太小了,六七口人,陆东又是两口子,到时肯定住不下,没办法,走着说着吧。真不行了,让他们出去也找个小店,吃住到门市上。”
孙伟听说,想了下道:“这个想法不错,刚回来工作肯定不好找,做点生意还真是最好的选择,可谓是一举两得,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真会像瓦西里说的那样,面包就有了,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不是?姨!”
欣兰知道这句话,正是苏联困难时期的电影台词,虽然是台词,可也应景了此刻欣兰的心情。而此时她见孙伟用此话来问自己,便忙回道:“当然啦!有恁奶奶和李丽您们在后边支持着我,肯定会都变得越来越好的!”欣兰吃完饭,顺口回答着,自然而然的提到了李丽,这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