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慢悠悠踱步来到了延庆殿。端贵妃在早晨就收到了皇上要来自己宫里用膳的消息,便一直让人在门口等着的,一见皇上马上要到延庆殿了端贵妃准备起身迎接被雍正制止了。
“外面日头大,你不必出来了,朕自己就来了。”端贵妃见此便只站着并不再走动,倒是一旁等着的朗月上前扶着雍正入了内殿。
雍正坐下前仔细打量了清月,这姑娘长得很像她母亲孟静娴,脾性也有些像,或者说是端贵妃和孟静娴的气质在某些方面很像。
“古人云,吾家有女初长成,朕大约是知道什么意思了。你近日可有见过你父亲?”
朗月在一旁替雍正和端贵妃布菜,在替雍正和端贵妃各自夹了一筷子鲜蘑菜心之后放下手中的筷子后才回雍正的话。“父亲去蒙古之前曾经见了我一面。父亲叮嘱我要好好侍奉端娘娘,还有不必去见玉妍福晋和太妃。”
雍正知道果郡王这些年不怎么亲近这个女儿,但是没想过果郡王会直接不许朗月亲近浣碧和舒太妃,果郡王不让朗月亲近浣碧雍正可以理解为怕浣碧心里没这个孩子。
可不让亲近舒太妃是为什么雍正不解,但想想年羹尧奏折中所说的事情,再看看对面坐着的端贵妃雍正似乎明白了。
雍正吃掉了盘子里的菜。“你父亲很好,你端娘娘也很好,朕很喜欢这菜,清淡可口,忍不住的就想用几口汤。”
朗月往桌上看了看桌上没有汤,端贵妃也瞧见了对着朗月道:“青菜爽口,用一些鸡汤最舒服,小厨房里炖的火腿鸡汤,你和吉祥一块去取,小心一些。”
朗月和吉祥退下后,雍正亲自起身夹了一块凉拌藕片给端贵妃。“朗月是好孩子,你也很好,朕今日为何而来你必然是清楚的。”
端贵妃看着盘子里的藕片,色泽玉一般的白,便是看着都很赏心悦目。“臣妾是大约知道,只是皇上如今一说臣妾倒有些不知道了。”
端贵妃仔细观察着皇上的神色,方才皇上很突然的提到果郡王端贵妃便觉得不是很好。如今来看果然有事。但猜不准端贵妃也不敢说。
雍正叹息一声停下了筷子。“朕前几日收到秘折,有人说朕身边人出了问题。朕这几日睡不安稳。朕身边有问题的人太多了。朕想查都不知从哪里查起。”
端贵妃意识到这是大事,对着苏培盛说了一句。“苏公公,本宫今日似乎选的火腿不好,吉祥也不咋,劳烦苏公公让跟前人去告诉吉祥重新做一个汤来。”苏培盛连忙安排了人去了小厨房。
端贵妃安排妥当后才继续道:“臣妾记得宫中禁军果郡王管着一部分,慎郡王管着一部分,果郡王和慎郡王如今不在,想来禁军偷懒了,不然皇上怎么会睡的不安宁。这俗话说得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倒真是要不得。”
听了端贵妃如此比喻雍正突然笑了。“你说的很事,朕明白了,那另一件事呢, 朕看看你是如何想的。”
端贵妃知道皇上今天来就是为了和自己商量甄嬛和沈眉庄父亲的事情,方才皇上提到果郡王,端贵妃很担心是果郡王和沈眉庄甄嬛父亲的事情牵扯起来,害怕原本只是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原本这事已经牵扯了一位皇子,如若把果郡王牵扯进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如今听了皇解释端贵妃心里便不似方才那般紧张。
缓缓道:“前几日臣妾去见了太后,太后很是高兴,臣妾不知道太后为何高兴,太后说隆科多大人告老还乡了。臣妾想是值得高兴,隆科多大人辛苦了一辈子,太后和隆科多大人又是亲人,也替隆科多大人操心了一辈子,如今倒好了。不用操心了。
臣妾记得,隆科多大人告老还乡是因为有一件事情做的不好,老大人觉得自己老了便不想做了。”
不等雍正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