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第67分钟的时候,对方又险些送给红黑军团一次机会。
先是威特斯队的后卫,在大禁区线上准备大脚解围时,脚下一滑,踢了个空;紧接着上来、想要补位的门将,又是冲向足球时,自己滑倒在地。
面对空门,如果从边路快速插上的雷比齐,能够把这个球从底线附近传回来,已经在门前就位的杰鲁,就有机会改写比分。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慌,不能自乱阵脚。要不,本来属于自己的硬件优势,反而会成为砍向自己的“温柔一刀”。
雷戈很想在赛后,做一个数据统计:双方球员在本场比赛中,分别滑倒了多少次?
但眼下对他更有启发的是,战术上做对应调整的灵感。
他开始示意A米的场上球员,就和在雨天、湿滑环境下作战的思路类似--减少盘带和地面配合,也和对手一样,减少在中场的纠缠,多选择长传球;减少在中路的配合,多从两侧发动进攻,利用边路传中,来制造射门机会。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个战术思想,他在第71分钟,用身高优势更大的姚东,换下了迪亚兹。
这样一来,在中场和前面的杰鲁之间,也可以多一个制空能力更强的点。
姚东很快就为A米创造出了一次机会。
第75分钟,莱奥在禁区左侧传中,姚东抢到后点,把球顶向了门前。
杰鲁接下来的甩头攻门,虽然高出了横梁,但这一次的空中接力,也显现出如今的红黑军团,在头球实力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时间就在足球从一侧飞向另一侧,又从一边飞向另一边的过程中,不断地流逝着。
就在A米队离首回合客场的胜利,越来越近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情况。
第81分钟,回撤到中场接球的维特科,正准备加速向前,就被身后追上来的托纳里给绊倒了。
从慢镜头来看,A米的8号,既没有拉拽的动作,也没有明显伸脚、对人不对球的举动,双方是两条腿交错在一起,维特科才因此倒地的。
而且即便他能带球来到前场,已经布置好防线的A米队,也不会给他太多、传出威胁球或自己射门的好机会。
但主裁判还是掏牌了。
谁让这是威特斯队的主场,谁让在欧会杯上,“强大”的红黑军团会受到更多的“照顾”呢?
两黄变一红。托纳里也很无奈,只能一边走下球场,一边脱掉了球衣。
少了一名后腰,只能以十人应战的A米队,在后卫线的前方,留下了很大一片空白的区域。
对方马上抓住这一点,开始从这里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