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夏王来到建业,不仅仅是为了看我东吴的水军,称赞东吴的水军吧?不如直接说明来意吧。”孙权突然话锋一转。
“想必吴王也知道了我的来意了,和曹操一战,事关天下统一之战,谁取得胜利,整个北方就掌握在谁的手中。”天羽开口说道。
“夏王是想让我提前站队?”孙权笑嘻嘻的问道。
“也谈不上站队吧,吴王心里应该很清楚,如果我真的铁下心来,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我必定一统北方。”天羽信心十足的说道。
“以前我以为夏王是忠于朝廷的赤子,没想到夏王竟然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啊,哈哈哈。”孙权发出更大的笑声了。
“吴王何出此言?”天羽不解的问道。
“皇帝是如何被掳走的?就算被掳走了,以夏王的智慧和情报系统,怎么会让皇帝到达邺城?”
“如今曹操称帝,夏王不思解救皇帝,恢复正统,反而来到我东吴,劝说我站队。”
“想到仁宗被曹操逆贼贬谪为渤海公,我真是替他对夏王的诸多恩赐,感到何其不值啊。”孙权停下了笑容,反而悲伤无比。
“看来吴王看的非常透彻啊,那我就说句实话吧,原本我是想守着雍凉之地,给百姓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可是仁宗不听我言,导致曹操夺取汴梁,不思夺回汴梁,处处提防于我,更要我让出长安。”
“为了朝廷,我也算是鞠躬尽瘁了吧,但是朝廷一直想在我一只羊的身上薅羊毛。”
“天下纷争已经几十年了,也到了还百姓一个安宁天下的时候了,所以我也只好站出来做这个天命之人了。”天羽不紧不慢的说道。
“据我所知,曹操现在也得到了不少高人的协助,让夏王也吃了不少苦头吧。”孙权继续提出疑问。
“吴王的情报果然厉害,我已经离开前线有段日子了,并州李渊已经去世,我已经见过李世民了。”
“我会支持他执掌并州,他也会协助于我,永昌的白族,交州的冼夫人,也都已经答应在我击败曹操后归顺了。”
“我之所以不在前线,四处游走,吴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那就是对曹操的战争,我有必胜之决心。”天羽风轻云淡的分析道。
“我相信你说的话,三年前,老羌王去世后,夏王就此崛起,武功和智谋都可以称得上举世无双。”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你再狠辣一点,这个天下说不定早就被你掌握在手中了。”
“可惜你的优柔寡断,你所谓的仁心,让你错失了最好的一统天下的时机。”孙权十分严肃的说道。
“那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时机呢?”天羽好奇的问道。
“夏王何必明知故问呢?最佳时机有两个,一个是夏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诸侯剿灭黄巾贼的时候。”
“虽然黄巾贼隐匿,夏王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卸任,继续用大元帅之名,笼络各方诸侯。”
“第二个时机就是官渡之战,夏王难道不知道袁绍或者曹操,不管谁赢了,都会做出称帝的行径。”
“如果夏王当时就请求朝廷出面,引兵前往平息这场战乱,则北方岂不是尽在你的手中了?”孙权详细的分析道。
“难怪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啊,不过吴王可能不知啊,你说的那两个时间点的确对我来说是好的时机。”
“我的手下也多次劝我抓住时机,不过那个时候我并没有争夺天下的想法,只想忠于朝廷。”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汴梁城危难之时,我有心救汴梁,但是朝廷竟然还在防备于我,不肯借道。”
“汴梁失守后,朝廷没有反思自己的战略失误,反而要我将长安让出来,这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