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道人要带婴儿刘四斤离开了,刘鹰万般不舍。
张和道人将一块布摊开,放上一些婴儿用品,再将秦家主递过来的手提箱打开,将里面的现金倒进布里,全部裹住,两头连接打上一个结,挂在右肩膀上,抱起刘四斤,头也不回,离开了病房。
出了医院,张和道人打了出租车直奔机场。
秦家人也不知道张和道人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亲人刘四斤将来成长成什么样。
第二天傍晚,一个偏远的山村,迎来了一老一幼,正是张和道人和刘四斤。
刘大山打开自家大门,惊讶地喊了声“恩公!”
张和道人不客气地推开刘大山,走进院里,只见院里有一排四间简易的木房,一个厨房一个饭厅和两间睡房。
“大妹子,送给你们一个儿子,快过来给他喂奶。”张和道人对着饭厅里的女人喊道,这个妇人叫李梅,刘大山的媳妇,刚生了个女儿没几天。
“好嘞,恩公,那感情好啊。”李梅急忙将怀里的女婴塞到大女儿手里,笑着走了过来,接过张和道人手里的刘四斤,进入睡房去喂奶了。
“大山,烧水做饭去,把老母鸡也杀了。”张和道人吩咐道。
“是,恩公。”刘大山忙活去了。
“恩公爷爷,老母鸡要给我娘下蛋的,你不能杀它。”四岁多的小女孩对张和道人说道。
“刘二妹,明天爷爷跟你爸爸去镇上买好多母鸡回来,顺便给你们姐妹买几套新衣服回来,好不好?”张和道人和蔼地笑道。
“好呀,好呀,恩公爷爷最好了。”刘二妹高兴道,刘大山夫妇生了三个女儿,刘二妹是第二个女儿,刚出生的女儿取名刘三妹。
刘大山是个猎户,背靠大山,以打猎为生,多年前在山上打猎时遇到危险,多亏遇到了正在采药的张和道人,救了刘大山一命。
饭菜做好后,李梅已经将两个喂饱的婴儿哄睡了。
张和道人将两个鸡腿分给了刘二妹和她姐姐。
“这个娃叫刘四斤,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对外就说李梅生了一对龙凤胎,一姐一弟。”张和道人对刘大山夫妇说道。
“恩公,此事当真?”刘大山问道。
“当真,明天随我去买粮食,你再叫些人过来造两间房子。”
“恩公,您的大恩大德,我李梅·······”李梅哽咽道,她因为生不出儿子,在村里根本抬不起头来,现在从天而降一个儿子过来,忍不住喜极而泣。
接下来的日子,刘大山家里就变的热闹起来了,前来道贺的亲戚也不少。
家里买回了一大牛车的粮食,够吃一年的了。还有几十只鸡,一家人每天都能吃上鸡蛋了。刘大山经常还会从山里抓一些兔子、野猪等猎物回来。
张和道人也是早上出去,傍晚才带着草药回来,立刻叫刘大山烧水煮药,给刘四斤药浴,完了还要给他针灸。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六年,李梅将对子女的爱,百分之三十给了三个女儿,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都给了刘四斤。
刘三妹要上学去了,刘四斤也要被张和道人带走,到深山老林里面去。
刘大山一家万般不舍,张和道人答应他们,每年春节回来一趟,呆上一个月再走。
于是,刘四斤开始了山里人的生活,每天天刚亮,就跟着爷爷去挑水,爷爷在前面走,他跟着在后面跑。
回到茅屋前,刘四斤在一旁练扎马步,流着口水看着爷爷做饭。
吃完饭,就陪爷爷上山采药,到傍晚才回到茅屋。刘四斤又累又饿,坐在地上,调节爷爷教的方法呼吸。
好不容易熬到了春节,终于回到了刘大山家里。
刘四斤享受着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