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信一直沦落街头,生计凄苦。若是天龙先生能回答老朽一问。那老朽愿意承诺先生,舍了这张老脸向陛下求肯,让陛下下一道旨意,让李余信承袭定南侯之位。”
而文阁老的这个条件说完之后,不但乐小白心中动了一下,就连周围那些刚开始还在七嘴八舌向乐小白提条件的权贵们也都集体停顿了片刻。
众人全都吃惊的看着文阁老,其中好些人还暗自不解,怎么这位政坛不倒翁竟会突然提起了这一壶烧不开的开水。
其实,当年定南侯在玄京也算是一方权贵,就算不得陛下欢心,倒了之后在朝中总也是有几个交心朋友的。另外,皇帝陛下吊着定南侯的爵位不给李余信承袭,虽然事出有因,但这毕竟是不合祖制规矩的事情,朝廷上有不少清流也想要拿这件事来搏个清名。
于是,在定南侯刚死的那几个月里,朝中几乎每日都有人上奏,为李余信请封。
结果,最后皇帝等了四五个月,将给李余信说情的人全都摸清了之后,居然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都给贬到了最南边戾瘴丛生的丽南郡去喂虫子了。
后来又过了几年,有人以为皇帝气消了,便壮着胆子旧事重提,再次给李余信请封。结果这次皇帝更狠,直接找了那人一个错处,将他从原本的四品御史一撸到底,发配到北边边境去当看门的了。
自此之后,大夏朝中便再也没有人敢提“李余信”这三个字了。
而号称政坛不倒翁的文阁老一向都是做事最为四平八稳,从来不肯冒险的。此时居然突然提起让李余信袭爵这件事,自然是让所有知道这桩故事的人暗自吃惊不已。
不过,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弄不明白文阁老的心思。
像是左相和两位枢密使,在一开始的稍稍惊讶之后,便立刻明白过来,然后,三人便是一齐懊恼起来——怎么他们就没想到这一手,居然让文阁老给抢了先!
因为皇帝当年恼怒定南侯和李余信,其实无非也就是因为失去了一个有希望晋阶武尊的皇族强者,所以痛心懊恼而已。
可是现在呢?定南侯家里又出了一个更天才的!那李余信自己是不成了,可是他妹妹居然比他更厉害!不但是十五天就修到了聚气圆满的境界,本人更是得到了天龙先生这位奇人的青睐,将来的修为恐怕都不是武尊可以限量,要达到武圣境界!
有这样的一位超级天才摆在面前,皇帝怎么可能还会为当年的那件事情耿耿于怀?恐怕,皇帝自己心里现在都在想着要赶紧给定南侯平反了!
否则将来有朝一日李欣晋阶武尊、武圣,想起自己和哥哥小时候在玄京城中受到的种种欺凌侮辱,那大夏皇族岂不是要硬生生将自己人逼成死对头了?
皇帝之所以过了这么些日子都还没有动静,只怕第一是身体不适,不方便处理政务,第二便是面子上拉不下来,要等着下面的臣子给个台阶下了。
因此,文阁老在这种时候向皇帝说起给李余信平反的事情,非但不会触怒皇帝,恐怕还会在皇上那里卖个大好,让皇上知道,这朝中最能体会圣心的,还是文阁老啊!
等到左相和两位枢密使想通了前因后果,那四位皇子身边自然也有能人凑上前去,向他们将一切都讲解了一遍。
这老不死的,怎么还是这么老奸巨猾?于是,一群权贵全都盯着文阁老,心中暗自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无论心中怎么暗恨,给定南侯平反这件事已经成了“政治正确”,谁敢反对,谁就是跟皇上和整个大夏的朝廷作对!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皇子、王爷还是宰相,谁也不敢站错队。
他们都不得不露出满脸笑容来,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