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塔斯曼帝国北部边境军区司令。
铁锤查理,“火炮亨利”亨利国王爷爷的爷爷、著名的野战勇士铁锤查理,蔷薇山谷战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遏制了帝国军骑兵,并采用预埋火油并适时纵火的手段设置路障,以数量劣势的步兵包围了帝国军骑兵,而后将其一举歼灭。
亚美兰德国王亨利三世,人称“火炮亨利”,其部队以装备先进火力强大著称,火炮多,火炮好,但火炮哥却是个游击战/运动战/机动作战专家。情况稍有不妙就赶紧开溜,甚至都不通知友军。
查理六世,圣殿骑士团首领,所罗门要塞城主,B世纪最大贪污犯,亚美兰德国王亨利三世的哥哥。所罗门要塞失守后,此人利用贪污的黄金与原来圣殿骑士团的金融网络成立了多家大银行,现今这些银行仍在良好运转。
阿史那思迪奥皇帝时期,帝国首战——莫纳战役
莫纳王国:
参战兵力:16个步兵团,每团2000人,纯纯的步枪线列步兵,32000名步兵;四个骑兵团,每团1000名骑兵,4000名骑兵;作为支援火力的40个神机箭火箭炮兵连,800具火箭发射器,4000准炮兵操作,本部携行弹药可进行三次发射。参战部队共40000人,王国的新式部队几乎是倾巢而出。老窝里剩下的也就6000多作为治安警察使用的二线部队了。
在全部参战的16个步兵团里,只有四个团装备的是正厂出品工业化钢材制造的米涅步枪(实际为米涅步枪降标民用型号,先进国家不会把好武器卖给这种小国),一定距离内可以击穿帝国军板甲。其余都是远东某国的便宜山寨货步枪,乡镇厂废渣钢,装药够了必炸膛,俗称鸟枪,虽然也是发射米涅弹,这威力可就差远了。
客观的讲,莫纳王国的军队只是一支工业革命早期战术模式的军事力量,甚至出现了完全使用冷兵器的“马刀骑兵营”,甚至“马刀骑兵团”。某“长刀骑兵营”共有官兵500余人,有单发手枪的枪骑兵仅有60人,完全使用传统马刀的格斗骑兵倒有400多。
莫纳王国新军的主力部队是步兵,他们手里拿着步枪。1000名该国士兵中,有800人主要使用步枪作战。另外200人,操作“神机箭“火箭装置的准炮兵100人,操作20具火箭发射器,马刀骑兵100人。
塔斯曼帝国西部边军
参战兵力:6个步枪步兵千人队,共计6000名持步枪步兵,使用帝国自造大口径16mm滑膛火枪;长矛方阵步兵6000人(6个千人队),弯刀格斗步兵2000人,骑兵2000人,手枪骑兵2000人,炮兵2000人,帝国自造标准版野战火炮200门。总兵力20000人,扣除一个团步枪兵和500弯刀格斗步兵的守城部队,实际参战的也就18500人。
部队编制上,帝国军以千人队为基本战术兵种单位。一个千人队可分为两个500人的牛录(满州野猪皮鞑子的编制单位,借用一下哦),一个牛录可以分为四个蹄髈(没错,一头牛有四个蹄子)。这野蛮人的军队编制也是富有野蛮草原气息的,我有些想吃牛肉了。据历史考证,这种编制源于给部队分配口粮,分牛吃,1000人分两头牛,500人一头。
当时参战帝国西部边防军队的枪械装备率并不高,1000名士兵中也就300人是在使用单发步枪作战,100人为配有马刀和手枪的火枪骑兵(帝国军的新式兵种,冷热兵器兼用、火力机动作战思想的产物)。传统的长矛方阵步兵300人,重甲弯刀格斗步兵100人,传统格斗骑兵100人。绝对的大杀器——炮兵100人,操作十门大炮。国防第一线,边疆野战部队,每1000人配十门火炮,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