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国杀 > 第七章 秋风宝剑金城残

第七章 秋风宝剑金城残(4 / 12)

期,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丅药,提高了火炮性能。采用猛炸丅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0000米,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

10月28日,马克家在莱克诺儿河南侧河岸的港口重镇库里市硝烟四起。

10月28日晨8时30分,地面战斗打响。

双方具体参战部队是:塔斯曼帝国北方军区第二固山全部兵力另配属大量炮兵,包括新来拿破仑炮部队;马克家边境军区的地方军,库里守市备部队,该部是地方部队,算上同属该编制的缉私队和治安警察也就是五六千人的样子。另有数目不详的中央军援军赶来驰援。

(马克家地方军陆军编制上充分运用了模块化编制概念,根据具体战场情况组织不同的参战部队。营是地方军最大的固定编制,营长以上即为指挥使,这一职务通常由政府委派的临时人员担任,可能是某部门的军人,也可能是懂军事的文官,甚至有的干脆是部队驻地地方官。每个指挥使下辖部队少则几营,多则十几个营甚至二三十个营不等,全看当时的具体战场情况。)

8时30分,帝国军步兵发起攻击,目标为库里市港口北坡阵地,也是港口周边地区的制高点。这是要中央突破呀。

一个混编加入了炮兵的千人队千数号人悄悄的靠上去。最前面,密集的一堆人,步兵端着枪瞄着前方,炮兵推着装了散弹的野战炮在前随时准备射击,要毁灭性的压制敌军。其他的步枪步兵和拿着大手雷的爆破队跟在后面。总体阵型比现在的冲锋队形要密一些,但绝不是拿破仑时代的送死密集阵,毕竟机枪大屠杀完美亮相有个几十年了。

港口北坡守军——马克家的地方军陆军步兵营两个,山头上一个,南侧山坡上一个做预备队。

守军步兵营老早就“看见”这些个“悄悄的上山”,树林里观察哨报告的。山下树林茂密,射击效果不好没开火。这是个250多米高,30度斜坡的小山,山腰上就都是石头了,守军在山顶,能有个200-300米的开阔射界。

200-300米,机会不多,必须好好把握。守军也是这样想的,并据此有针对性的作了火力配置。

全营仅有的2挺20毫米加特林机枪和2门150火箭炮被拖到了山顶中央位置,还又借来了两挺。沿着山脊线上摆上两个步兵连,却摆上了四个连所有的火箭炮。另外两个步兵连的步兵南坡等着。

9点10分,那两个连露头了。一窝子人端着枪从树林里出来往山上走。

9点13分双方开始交火了。此时双方距离约150米。守军各种火力一齐开火。机枪步枪火箭弹,纷纷落到攻方人群里。那两个连一下子倒下一大片。

攻方很多炮手和步枪手没来的及开火就死了,但只要炮组还有人活着的还是开炮了。等炮响完了,步兵一边开枪一边顽强的冲击,炮手也捡起步枪,边射击边冲锋。弹药手也冲,准备冲近了扔雷。

守方的4挺20毫米加特林机枪全速开火了,密集火力完全的压制了攻击部队。这种是6管滑膛机枪,精准射程也就200-300米,用在这里正好合适。这货打得也不是炮弹,是最便宜的子弹,包铅铁弹,为延长枪管寿命,铁制子弹外面包了层铅皮。打圆头弹,20毫米的包铅铁头,打在人身上,那可是中弹就立马死,还得后空翻体操动作死,因为大口径子弹的动能。具体参照初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