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国杀 > 第十章 智者的抉择(迪尔战役)

第十章 智者的抉择(迪尔战役)(1 / 11)

智者的抉择——迪尔战役

这几章记录了塔斯曼帝国内战中的四场关键性战役,原想以“四战”为名,后改为“勇气”“赏钱”两题,一针见血,揭出本质,最后定名为“勇者无惧”,“智者的抉择”,“重赏之下”(两场战役)。

塔斯曼帝国亡国战争的第二场关键性战役——迪尔大会战。

B96年,塔斯曼帝国亡国之年,这一年的帝国历史也是帝国最后一年的历史,这一年的史册是以叛乱作为开始。

B96年1月1日,军事工业重镇城市,异教徒城市维拉,一次极为经典的外援侧反型叛乱。平叛失败,再去平叛,再度失败……在一场非常惨痛的失败之后,这一地区周边的帝国军已经基本处于溃散状态,这意味着帝国在这一地区短时间已经内无法阻止足够规模的行动了。而行动了又能怎么样?在联合帝国军那些主力舰黑洞洞的炮口下,任何军事行动只能是失败,徒劳无功,浪费兵力。谁叫塔斯曼帝国自家的海军不给力呢??次月,帝国高层终于不情愿的接受了一个事实——维拉真的丢了,再也夺不回来了。

皇帝与某位高层私下说,“那就送了吧。也只能这样了。”

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丢了,对这样大的帝国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即使是作为最主要的军工重镇,维拉丢了,这问题可就大了。国内叛乱即将风起云涌,外敌紧逼战云密布之际,帝国大军没了军火供应来源,这真的是一件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对帝国国防力量来说,维拉实在是太重要了,帝国陆军所有的重型大口径机枪和弹药,所有的自产100毫米加农炮以及部分该口径炮弹的供应也都来自维拉。

但那时的帝国还有救。在最后一个藩属国被联合帝国生吞掉后,维拉就已是地处边疆的危险地段了。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狡兔三窟”,塔斯曼帝国还有一处设施齐全的军工基地——迪尔。

后殖民时代了,这个帝国的正规军作战更是讲究步炮协同,强调炮火和机枪压制射击。眼下国产大炮断了供应,貌似几百万塔斯曼帝国军从此就必须要花钱国外买枪炮喽??那时还不至于到那步,可也不远了。

塔斯曼帝国在内地迪尔还建设有另一处军工生产基地,但迪尔的产量和重要程度都不及维拉。维拉生产100毫米野炮及少量炮弹,13毫米口径重机枪及该机枪子弹和少量8毫米口径步枪;迪尔生产80毫米火炮,配用的80毫米炮弹,各种弹种的100毫米炮弹,轻机枪,步枪及其配用的8毫米口径子弹……主要的弹药生产能力基本都被配置在迪尔。

皇帝:“维拉丢了,有凯撒这种恶邻和他的海军恶狗,维拉是真丢了。我们帝国陆军可要没有大炮了。是不是从富人那里征用部分家产再从国外买些大炮回来?”

某高层(疑似首相阿木撒得利耶):“陛下,您的担忧是多余的。本族军队多少还是有些装备库存的。再说,维拉丢了,还有迪尔,迪尔地处帝国腹地亚森斯坦行省境内,远离哈利路亚教徒聚居区,不会有叛乱的,安全的很。”

…………

皇帝:“亚森斯坦行省以东的哈利路亚教地区已经出现了叛军,大量的叛军,我觉着应该适度加强迪尔的守备力量,威慑阻吓可能的小规模叛乱。”

…………

历史一再证明,局势一旦开始恶化往往会超乎最坏的想象。时间转眼就到了4月份中旬,随着后来叛乱的愈演愈烈,亚森斯坦地区也有了叛乱,大规模的叛乱。原来在绝对安全地区的军工重镇迪尔距离平叛前线也越来越近了。

某将领:“陛下,虽然迪尔所在行省也出现了较大的叛乱,有了成建制的叛军,但叛军离迪尔还远,我军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