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

第二百三十二章:东吴大司马--吕岱(2 / 6)

梁冀、何进曾当任过的大将军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不过金良也不准备做那个大将军,因为做过那个大将军的,包括袁绍,都没有落得了什么好下场,金良准备‘日’后直接跨过那个大将军位。

五岁的吕凯也深施一礼:“凯儿见过大将军。”

金良弯下腰,抱起吕凯:“凯儿,应该叫我伯父是。”

金良暗道,这个小吕凯是东吴大司马吕岱的儿,史载曾拜副军校尉,监兵蒲圻,应该不是那个曾在历史上献给南征的诸葛亮《平蛮指掌图》的西蜀永昌郡功曹吕凯,两人重名罢了。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在其手下做事。

乱世出英雄。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古海陵因地处魏吴两国边境,一度成为人烟稀少的空旷之地。但就在这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历史舞台上,走出了第一位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吕岱。

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93岁官拜大司马在《三国演义》中只出现一次,但却是孙权托以治国重任的顾命大臣作为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东吴名将,他是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

公元161年,东汉延熹四年,吕岱出生在广陵郡海陵县东境(今如皋一带)的一个官宦人家。

这一年,北方的羌族已开始反叛汉朝。第二年,农民起义的号角在湖南、江西相继吹响。之后,各地起义一发不可收拾,这一乱就是104年。

公元182年,那一年吕岱22岁。也就是这一年,吴国开国皇帝孙权出生。但这并没有立刻影响到吕岱在东汉王朝平稳地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下级官吏。好景不长,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海陵被卷入战火之中。《三国志·吴书·孙韶传》说“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原本富庶的鱼米之乡几乎成为一块赤地,渺无人烟。一时间,东汉郡县的官吏纷纷渡江避乱。步入中年的吕岱思虑再三后,也加入逃难人群中,想去江东谋取一个职位。

公元200年,东吴开基之主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后,广揽天下人才。吕岱前往孙权幕府投其麾下,但因出身寒微,最初并未像周瑜、鲁肃之辈受到重用,孙权只是根据其履历,派他到吴郡(今苏州市)试任郡丞。

吕岱在郡丞之位上恪尽职守,把分管之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很快脱颖而出。一次,孙权主持召开会议,亲自检查各郡仓库管理以及狱中囚犯处置情况,县令县丞都来拜见,其他郡丞受到孙权责备,惟有吕岱从容不迫地“处法应问”,深得孙权赏识。于是,孙权将其留在身边,任录事掌管文案,不久提升为“余姚长”。这是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吕岱到余姚县后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了一支一千余人的部队,这些招募来的江南健儿后来跟随吕岱转战南北,建下赫赫战功。山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人的后裔,民风剽悍,随山屯聚,不仅“攻没城郭,杀略长吏”,且常被东吴的敌国利用成为内应,成为东吴政权的心腹之患。

公元204年,孙权亲征江夏黄祖,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江东各地山越趁着江东后方空虚而群起暴动,会稽郡东冶等五县山越,也在其首领吕合、秦狼率领下发动叛乱。情急之下,孙权决定起用吕岱。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时年43岁的吕岱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东冶,与西部校尉蒋钦等“将兵讨之”,于是生擒吕合、秦狼,五县于是被平定,吕岱被任命为昭信中郎将。

建安二十年(215年),吕岱督率孙茂等十将跟随孙权配合吕蒙进取长沙三郡,而安成、攸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