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早已熟知燕熙的性情,他会如此说,分明是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燕熙满意的一笑,低头在季瑶池唇边吻了一下道:“知我者池儿也,横竖咱们已经参加了凌薇公主的婚礼了,这登基大典不如就还是算了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呢。”
季瑶池明白了,燕熙根本不打算参加登基大典,“你想怎么样?”
燕熙道:“登基大典有你二哥在就足够了,恒之公子之名谁敢说分量不够?咱们就先一路游玩慢慢的走回西北,池儿说可好?”
恒之公子名扬天下,更重要的是恒之公子代表的是华家,华家身后便是熙王妃,熙王妃就是熙王。华恒之参加洪启公主的登基大典,绝对足够说明西北的态度。
季瑶池犹豫了一下,不得不承认有些心动。这几年在西北一直忙个不停,她也从来没有真正悠闲地游山玩水过。
“二哥会同意么?”
“当然会啦,你二哥肯定不放心一定会等到凌薇公主登基之后再离开。咱们都留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
“那也是,好吧。”终于还是抵不过出游的诱惑,季瑶池只得在心里对不起自家二哥了。
燕熙最终还是说动了华恒之留在洪启处理后续的事情,心满意足的带着季瑶池离开了洪启,开始了无拘无束的游玩。
和季瑶池不同,对于将华恒之留在洪启的事情,燕熙是半点愧疚和担心都没有的。事实上,燕熙依然一贯的认为恒之公子太过韬光养晦了。换句话说,就是干活不卖力。
恒之公子少年成名,曾经是多少大儒们看重的治世之才。只可惜自从他辞官周游之后,恒之公子之名更多的却是见于乡野传说江湖传言。只怕在世人眼中,恒之公子的神仙风姿要更胜于他的谋略手段。
但是燕熙却知道华恒之的能力绝不止于此。凌薇公主能有今日成就,至少有一半都要归功于华恒之。而前些年贺兰西南这一块,可说是夹在云雾和洪启之间,腹背受敌,还能有如今的局面,也离不了华恒之的从中周.旋。
或许是吸取了前人风头太盛的教训,华家这两代的人都很喜欢韬光养晦,这几年西北的发展,华家众人绝对当居首功,但是世人说起来却只会称赞熙王和王妃英明,少有提及华家如何如何的,可见华家此举做的相当成功。
这也让燕熙很是无奈,要韬光养晦,必然限制才能的发挥。若是这些人都乖乖的卖力干活,他能省出多少时间陪池儿到处游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