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皇城 > 十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十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1 / 3)

荀夫子贯彻道家阴阳平衡的思想,寒门与贵族之间必须保持稳定的对峙,如果哪方得势而导致另一方心态的不振,是学宫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孙世瑜最终还是没有吭声,荀夫子乐意的宣布了这次辩论又是平局。

安排学子落座,荀夫子从袖口摸出一本旧巴巴的古书,他像抚摸稀世珍宝一般将书慢慢打开,一页书纸顺势从中滑落。

荀夫子弯腰捡起地上的书页,吹了吹并无多少的灰尘,随后开始絮絮叨叨的讲起了古文。

赵良听着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没多久就连连打起了哈欠,即便窗外的鸟儿不停在枝头直鸣,也不能阻扰他去找周公下棋。

逝者如斯夫,一日难再晨。

已近午时,荀夫子眼皮都不抬,仍朗朗的读着古书上的内容。底下的学生虽听得昏昏欲睡,但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趴在桌上。

赵良揉着模糊眼睛,又惬意的伸了个懒腰,方才把昏睡的意识完全唤醒。

一个纸团突然飞来,落在桌面上惯性的滚动了几圈,正好停在他眼皮底下。

赵良顺着飞来纸团的方向望去,李忠正微笑的注视着他,还善意的点了点头。

再看向李忠的旁边,朱大头嬉笑的眨动着眼睛,不断朝纸团顶着颔部,示意着将其打开。

赵良风度翩翩对他们笑了笑,然后乘着夫子不注意,在朱大头殷切的目光下拆开了纸团。

赵兄,少顷一同吃酒可否?

字迹横趄竖仰,想必是朱大头的杰作,赵良哑然失笑,没想到传纸条由北宋起就开始盛行了。

赵良先前帮助寒门子弟度过难关,李忠、朱大头为表感激自然是要请他吃饭,赵良想了想的确不好推辞,于是便朝他们的点了点头,用嘴型道好。

见赵良同意,两人欣喜的笑了笑便不再多言,随即转头继续聆听夫子讲课。

正午的阳光照射在深绿的油槡树上冒出淡淡的白烟,茂盛的枝叶将光线切割成密密麻麻的光点,光点顺着树叶的间隙洒落在草地上,像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宝石一样好看。

赵良站在学宫门口,静静的等待着李忠等人。稷下学宫实行的是半日制教学,所以下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找个好酒馆,美美的饱餐一顿。

没多久,李忠和朱大头从老远跑来,朱大头弯着腰,左手撑着膝盖,右手搭在赵良的肩上,气喘吁吁的笑道:“赵兄怎么提前走了,我们还以为你不去了呢!”

赵良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荀夫子讲完课,他就随人群走出了学宫,不过后来突然记起吃酒的事,于是又折返回到了宫门口。

“赵兄,在下李忠,字子义,南樵人,先前多谢帮忙解围!”李忠拱了拱手笑道。

“李忠兄,你本就不算输,不必多谢于我!”赵良也拱了拱手还礼笑道。

看得出赵良绝非平常人家的孩子,但他本人没说自己的身世,李忠和朱大头也不打算开口问,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避开了这个话题。

看着两人互相寒暄,朱大头不爽的撇着嘴插口道:“你们两个真虚伪!”

“此话怎讲?”赵良和李忠同时看向朱大头,疑惑不解的问道。

朱大头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一脸鄙夷的看着两人:“都是小屁孩,还非要学大人说话!真虚伪!”

听完朱大头的话,赵良李忠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随后忍不住破口大笑:“哈哈……”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三个少年一路说说吵吵到东玄门,话题仿佛永远也说不完,甚至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听人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陆长生叶秋白 女穿之大理皇朝 将陨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帝秦设计师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