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挖小坑埋上果核就成。
整个过程,几个在家观看的大人,都是帮忙挖地整垄的打下手,点种全是余明月举着小锄头在那忙活了,看余明月干得像模像样,几个大人乐得笑不停,都夸余明月是个种庄稼的好手。
桂圆核、荔枝核、毛桃核不是太多,倒是像种玉米一样种下了,桂圆和荔枝点了两垄,毛桃核多了一倍,点了两垄。
野柿子核却是像撒麦子一样的往地里撒,撒完就用竹枝扫帚在面上扫一倒,把旁边的几个大人看得疑惑不已。
孔明英看了看,有些稳不住了,忙是抢了余明月的扫帚,道:“哟,可不能这样糟蹋东西,要怎么弄你给奶奶说,可不能这样没耐性,一急眼就这么蛮干。”
余明月被抢了扫帚本就愣了一下,此时听完,更是哭笑不得。
“奶奶,这种种小,苗苗长起来也小,当然是像你们撒小菜一样的撒上了,一棵棵点起,多麻烦。”
孔明英本想反驳,看了看手里比小指甲盖还小的野柿子核,再想想野柿子苗子的大小,一时找不到话说了,有些尴尬的清了清嗓子,才道:“咳,咳,那成吧,反正都是些不值钱的野柿子,由着你胡闹吧。”
经她这么一提,余天周倒是醒了神,问道:“对了,小月,你要吃桃子、桂圆什么的也就不说了,咱们种上拿城里也能卖,可这野柿子,山上一家摘还摘不完的是,你种这东西干嘛呢。”
余明月被这么一问,心里紧了下,转着眼珠子想了想才道:“现在我就只能找得到这些种种,当然种它们了,野柿子也是能卖钱的啊,去年我们家不是卖了,我好像还听谁说的,这野柿子是能架着借一借,变成家柿子的。”
“噗嗤~”孔小玉一下笑了起来,捂嘴笑完,才哭笑不得的道:“你这孩子,是从哪学的这不伦不类的话,人家说是嫁接,你懂不懂,不是架着借一借。”
经孔小玉这么一说,听得云里雾里的一家人,这才是明白余明月说的是嫁接的事。
嫁接技术,在这兴起提倡科学种植的年代,已经时兴起来了,只是余家还真没操作过这嫁接的事,但却都是听说过的。
野柿子是能嫁接柿子树的,这个几个大人倒是不知道,但想想听来那些嫁接的技术,也觉得余明月所听说的这事假不了,一时也上了心。
育苗,做为农村人,几个大人都是有经验的,不等余明月安排,余志清就到牲口圈旁给抱来了干稻草,直接铺在了点好种的垄上,这才是开始帮忙浇起了水。
把育苗的事干完,余明月也算了了一桩心事,每天又开始有规律的帮着干起了家务活,期间还让孔兴刚和时常跟着上山摘橄榄的余明艳,给挖回一些糖梨儿树苗子,这种糖梨儿树,是嫁接梨子的拓木,就和野柿子树嫁接柿子一样的功能。
当天,孔家进城,还真是没占到地,因为他们到时,原先在那摆地摊的,都已经开始动工搭上棚子了,但这也没让孔明富几人遗憾多久,因为他们回来的当天,孔小玉就悄悄跟着孔明富回去,在路上时,把余明月透给她的话说了。
其实余明月也没说什么,只是在当天育完苗后,肚子越来越大的孔小玉带着余明月去扯兔草,余明月顺口说了句:我和爷爷他们看到有个地方有很大荒地,那地方可大了,我们家肯定搭不完,到时要是能让外公家和我大爷爷家,跟我们一块儿搭在那边,就热闹了。
后来,还把在陈家,江老爷子几人说的那些话,挑着重要的,给孔小玉学了一遍。
孔小玉想到这事余天周还没在家里明面上说过,听到这事后,当天晚上,就问了余志清,余志清自是没有保留的,把在政府大院的事,和城里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