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劳作,而那个时候的你还是你吗?”
“老母重病卧床,或许会死,妻儿终日不得温饱,或许会跑,但不管是死是跑,当初他们选择了我,便是他们的命,我也不是不努力,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只是勤奋有余,资质有限,徒之奈何。”
“不忘初心,不忘本我,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功,至于其他人怎么看我,怎么待我,那又如何呢?”
书生侃侃而谈,易俊静静倾听。
此时夕阳的余晖倾斜过来,照在周围的店铺之上,照在这书生的书案前,照在他的身上,照的他的脸上,高光映衬之下,易俊突然觉得书生是如此的圣洁,如此的凛然,他的这种圣洁和凛然甚至超越了圣女——比圣女还圣洁,比圣女还凛然。
一时间,易俊突然感觉到很惭愧,这种惭愧感觉让他在圣女面前都没有出现过,在圣上面前都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是,在这个中年落魄书生面前,易俊感觉到很惭愧。
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易文静。
易文静是因为喜爱读书而读书,而不是因为仕途而读书,所以,即便到了这步田地,他依然乐观,依然向上,这是易俊要学习的。
落魄书生一直不忘本我,即便是在万丈红尘、物欲横流之中依然保持初心,这便更加难能可贵。
那么自己呢,在那个星辉大阵形成的幻境里面,自己是不是已经迷失了自己?
是的,其他很多不如自己的人都得到了比自己得到的多得多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是自己需要,是自己一直想要得到的东西吗?
要知道,在进入星辉大阵之前,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贝壳,更不知道有荆棘草、幽兰花、星空小树,开始时候石碑考验的只是自己的道,问了他二百九十八次追求之道,当时,他也很是坚决,回答了二百九十八次,但是,为什么短短三个月过去就有些坚持不下去,就有心想变了呢?
“我学习通灵是为了父亲吗?”易俊扪心自问。
这个问题他思考了很久,最后发现,并不完全是。
可以说,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了通灵的潜质了,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父亲的遭遇,对于那个不公平还没有特别的体会,但是,那个时候,他就喜欢吹笛子,喜欢作画,以至于引来野狼依然不怕。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东西他本来就是喜欢的,没有任何理由,单纯的喜欢。
“我追求公平之道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好处吗?”易俊再次扪心自问。
这个问题他同样思考了良久,最后发现,依然不是,十万分确定的不是。
如果是为了获得好处,他便不需要追求这个道,讨好圣女,讨好圣上,按照他们的旨意,按照他们的欢喜做事就是,还需要什么道?
他追求这个道只是因为他喜欢公平,公平的何人比试,公平的被人待遇,一切,公平就好,只有公平才会让他内心平静,才能够让他感受到生之快乐、死之坦然。
易俊站在中年书生面前发呆,中年书生却也没有打扰他,他重新坐了下来,继续写他的字,画他的画。
只是,这一次,他仿佛特别有感觉,他做出了一首好诗,写出了一副好字。
只见在一张大纸上他写道:“塞外沙漠无雨露,也生花草也生树。”
又在一张大纸上写道:“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易俊看到了这两首诗,看到了这两行字,和易俊同样看到这两首诗、两行字的还有几个人,那是从书生的书桌走过,正提着包子、油条的几个人。
不过,和这些人不一样,除了这两首诗、两行字,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