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杨麟也是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变化,粗粗扫视一遍之后,这才高声说道:“各位,关于今天的殿前会议的内容,想必你们都有所了解了吧。”
“是的,皇上,微臣知道了~”众人纷纷附和道,点头示意。
杨麟也跟着点头,随即单刀直入,真奔主题:“那么,关于苏禄国和兰芳共和国并入大廣朝的事情,你们是怎么看?”
身兼总理之职,又有前清两朝为官经验,刘墉率先发言,当之无愧:“启禀皇上,苏禄和兰芳两国情况不同,也就采取的政策不同。”
“哦~怎么个不同法?刘总理,你倒是跟大家介绍一下,让他们与朕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杨麟适时地插了一句。
“启禀皇上,是这样的,兰芳共和国是由汉人构成,多是广州一带之人,政体采取的是西方那种公司管理的方式,国土范围遍及许多岛屿,而又时常受到一些当地威胁,时常和他们争夺资源。”
“而苏禄国,主政的是汉人,可是,他的百姓却多是土著,极为野蛮,属于很难教化的蛮夷。所以,微臣觉得,兰芳共和国可以直接纳入大廣朝的版图,至于苏禄国还是采取过去的方式,保持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这样的话,可以省去朝廷不少的麻烦。”
看着刘墉那老迈而有一些佝偻的身子,杨麟平静地说道:“刘总理,先不说苏禄国的百姓野蛮不野蛮,单说一点,天下没有不能教化之人。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一些顽固分子,难以教化他们。”
“曾几何时,两广、两湖云贵等地,也是被称为蛮荒之处,当地居民少文明。可是,现在呢?不一样得到了很好的教化,普及了文明,朝廷有不少的官员都是那些地方的。所以,不管地方如何,百姓怎样,要看派去的官员任凭如何?只要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定能够获得当地人的认可。”
“最为关键的一点,你刚才也说了,无论是苏禄国,还是兰芳共和国,都是汉人主政。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那些地方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只要咱们派去的官员人品过关,能够为当地的百姓谋福利,为当地人的利益着想,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到的呢?”
言之凿凿,有史考证,尤其是皇上所说的那些,关于教化两广与云贵等地的少数民族,可是有着实例可循的。虽然那些地方曾经蛮荒,缺少文明,但那里生活的人懂得感恩,只要您对他好,他们绝对是心悦诚服。
在最为偏远的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不管是明朝,亦或是清朝,只要派去的官员是一名好官,都会在当地有祠堂,受当地人的供奉和纪念。
不说别的,抛出清朝到大廣朝,历朝历代的朝代更迭,哪一次不是西南与东南之地反抗的最为激烈,坚持的最久?明朝之时,西南的反清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年间。由此可见,别看一些蛮荒之地缺少文明,只要获得他们的认可,他们就愿意誓死相随,不离不弃。
这些念头在众人的脑海里一闪即逝,杨麟更是感触良多,越聪明的人越容易背叛。试想一下,回顾历史,闻名天下的忠诚之人又有几个学识渊博者?多是行事粗鲁,没念过几天书的武夫。
每逢表示忠心之时,多会在前面加上一个死字,要想做到死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疯狂。否则,又何谈一个忠字?
与下面的人不同,杨麟追求的不仅是坐稳天下,还有雄霸四海,开疆扩土,盛名宇内。而这些当官的呢?多是求一个稳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尤其是年过半百的官员,更是如此。
又是一阵的咨询过后,杨麟没有再给众人讨论,而是拍板道:“好了,关于兰芳共和国与苏禄国的事情,朕已经决定了,同意他们并入大廣朝的版图,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