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佑刚才正是看到这里才拍案而起,大呼妙哉。这个自称吾的人,他猜测可能是多闻王。
对方对天地之气的见解,用词既新鲜又准确,令张天佑大为受益,以前许多懵里懵懂,存在于心中,却说不出所以然的修行心得,被这位多闻王阐述的淋漓尽致,使张天佑毛塞顿开。
他如饥似渴的往下看去……人的生命无一不是由气构成,如人体内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故,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之物。
天地灵气有浓淡之别,人依然。概因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之物,气尚有阴阳之变化,四季之分,寒暑之别,受天之六气的影响,又有地之五行之气生克的作用。人生于其中,善修者求之于气交……”,“何谓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这一段全是强调天地之气的重要性,及如何利用和寻找最浓郁灵气之地。张天佑索性跳过,查看下一段。
人既然生活天地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都是天地阴阳气机相感的产物,是符合天地气之变化的。故,人以天地之气生,修行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覆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所以说,人能应天地之气而知万物,驱修行之法而通天神,成为万物之主。
这句话令张天佑连连咂舌,多闻王对此功诀的看法真是豪情万丈,信心十足,敢如此称赞自身修行之法的,只怕少之又少。
功诀关于对各州门派修行之法的对比,令张天佑受益匪浅。
多闻王认为中州道修注重的是炼气、炼精、炼神,目的为了达到元神出窍,成神入圣,与天地同寿,同日月争辉。
对这点,多闻王称之为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最终大成。不过他认为其功诀过于借助灵符、法宝、圣器之类的外物,虽然能称得上内外双修。但大多数中州修者法宝不少,太过偏重于外力,修行却显得不足。
这样与人争斗,初始或许能占上风,若久战不下,修为不足就成了弱点。
西州修者与别州有所不同,他们可谓博览群功,采纳诸多功法之所长,引为己用,比如阴煞宗所练的四大煞尸,炼尸方法采用的是中州炼器法决,引煞气入炼尸则借鉴了本州化气法诀,煞气凝结在炼尸内的程度从而炼出了金、银、铜、铁四种威力无穷的煞尸。
张天佑看到此处,才对阴煞宗的煞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多闻王接着又指出其功诀不足之处,驱使煞尸的修者修为决定了其煞尸的成长,嘲笑他们至今没有人练出银尸,金尸更成了传说。
张天佑估摸着,阴煞宗修者的精力与生命全都用来炼化煞尸了,自身的修为却进展缓慢。
果然,多闻王在后面的文字中指出了这一点。
吾之修行之法有别于以上两州……
张天佑看到这里,心道:总算是谈到正题了,可急死我了。
“吾之修炼之法分五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经络之气、通灵卫气、本命营气、宗主之气。鉴于最后一阶段太过惊世骇俗,吾在这里就免提了。”
“这……这……”张天佑顿时哭笑不得,天上果然不会平白无故掉馅饼,这个多闻王偏偏在最关键地方吊人胃口。
有四个阶段总比没有好啊,张天佑心想,不看白不看。他继续往下阅读。
炼气在保身,纳气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不动则龙吟。身为灵修必先修经络之气,此气为灵修之基础,极为重要。
经络之气吸收的是天地间万物精华之气,清灵之气、山川水谷之气,此练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