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以此时社会的海运状况,每年向外移民十万,都能够消耗掉大隋一年的税赋,更何况杨铭的计划是要向外移民三百万。
也就是说,光是移民这一项,未来三十年内就能够让大隋帝国的国库收入一直持续负增长。
杨铭这简直是要跟杨广一样,再次把大隋帝国搞成烽烟乱世的节奏啊。
似乎是察觉到李渊怪异的目光,杨铭看向李渊说道。
“唐国公可是觉得本王拿不出钱支持移民吗?你大可放心,本王会从明年开始改革税制,到时大隋的税赋收入至少会增加十倍,而且移民海外并非无利可图。”
李渊连忙向杨铭低头行礼,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
“老臣只是觉得,殿下的想法是否操之过急了?要知道扶桑、西域和南洋都是有主之地,我大隋移民过去设府衙置郡县,只怕会开启战端。”
“李家三子,各个都是文武全才,本王相信以他们的本事打败那些蛮夷之民轻而易举。接受本王的安排,他们三个将来都有重返大隋的一天,若是你们不肯接受的话,那本王就只能将李家全族赶出大隋了。”
若是李渊父子四人有着后世之人的眼光,他们肯定会选择离开大隋,到海外征服蛮夷之人自己建国当皇帝。
可惜在这个天子与世家门阀共治天下的时代,世家门阀出身的人甚至敢蔑视皇权,自然不会稀罕到蛮荒之地去给蛮荒之人当皇帝。
毕竟中原的富庶和高度文明,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海外蛮荒之人能够相比的。
所以李渊父子四人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便接受了杨铭的安排,准备向海外移民三百万换取继续居住在大隋,反正移民的钱也不是让李家来出,对李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杨铭的安排看似对李家无害,实际上却让李渊的三个嫡子分散各处,留在太原的李渊就等于是拔了牙的老虎,等杨铭削弱关陇贵族集团的时候,就算李渊坐镇太原也没胆子跟杨铭作对。
解决李渊父子的问题之后,杨铭又在大业殿中召见了当世军神李靖。
如果说李世民的统帅之才有一半都是吹出来的,那么李靖的军神之名就是货真价实打出来的。
李靖字药师,出身大隋官宦世家,他的舅父就是一代名将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
李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他的舅父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赞。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
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大军事家、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也对他青睐有加。
大业十三年,李靖任马邑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这时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
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把自己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杨广密告。
可惜李靖到达江都之后,杨广却是一派昏君模样,根本没有听信李靖的密告,于是李靖失望之下辞官离开江都,先是投靠了纵横江淮之地的杜伏威。
但是江淮军的军纪混乱也让李靖失望至极,所以李靖又脱离江淮军,准备另寻明主投靠。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李靖本来想去投靠关陇贵族集团之首的太原李家,可是杨铭横空出世展现出一统天下的趋势,又让李靖改变想法,最终投入了杨铭的麾下。
李靖本来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