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们看不懂自己的信怎么办?
这才是朱宜锋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如果他们看不懂,那么自己就极有可能被扣在这里,当然更重要的是,就很有可能人财两空,甚至丢掉性命,也不是没有可能。
怎么办?
“老弟,来,我们喝酒,敬你!”
说话的时候,赵利川已经将一碗烈酒饮尽,就在朱宜锋强撑着笑,喝下碗里的酒时,那边却有通禀到,船上把酒送来了。
送酒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前送信上船的薛海龙,提着两瓶洋酒的他,心下却是纠结非常,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那船主与“粤匪”并非一路之人,已经再明显不过,这些“粤匪”可都是准备要扣人抢货了。
现在,自己该怎么办?是把这个消息“卖”给“粤匪”,还是……心底纠结着,薛海龙拿着酒进了会馆,进入那包间。
“先生,这洋人船长让我带下来的酒!”
接过那两瓶威士忌,朱宜锋强自按住心底的激动,轻声问道。
“船长那边可有什么吩咐吗?”
吩咐?
先是一愣,随后薛海龙连忙说道。
“有,有,他,他说万事OK,请您放心用餐。”
听到这句话,尤其是在听到“OK”之后,朱宜锋终于放下心来,看来船上已经看懂了自己的信!而他的心神这么一懈怠,落在赵利山的眼中,立即引起了他的疑心,
这句话没有什么古怪的啊?
OK?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洋文一无所知的他,试着问了一句。
“老弟,这,这OK是什么意思?”
“啊?就是一切安好的意思,只是船上托人传个话罢了!怎么,赵大人不相信在下?”
许是因为船上已经得到了自己的消息,这小命得到几分保障,虽说没有直接挑明,但朱宜锋在话上却不再像先前那样畏畏缩缩了。
同时又故意问道。
“刚才来的时候,我注意到这码头边作洋枪的火枪兵似乎不少,现在贵军当真是兵强马壮,就是在上海,那些个洋鬼子,也不见得阔绰到用洋枪兵守码头……”
尽管朱宜锋还没有把话挑明,但赵利山立即意识到出事了,
“有言道,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下不远千里从上海一路逆江而上,不知担负多少风险,说是为了银子,可归根到底,却还是因为那满清并非我中国之主,今日天国兴师反清,正是我汉家男儿共成驱满大事之时,我只是一商人,只想以军火助于天国,可我的这份苦心,又有几人能理解?非但无人能理解,反而因为有人听了小人之言,图谋在下性命,为了那么几两银子?一船军火?值得吗?再则若是杀了朱某,将来谁为天国采办军需?采买军火?”
心知对方极有可能知道东王打算的赵利山,被朱宜峰的这一通抢白弄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好嗫嚅地说:
“瞧你,东,东王又岂是如此小气之人,这,这火枪兵……嗯,还不是为了保护你……对!”
好不容易找到理由的赵利山又连忙解释道。
“老弟,你误会了。你有所不知,那向荣不是率领几万清妖精锐在城外攻打我天军吗?这不,东王怕他们袭了这码头,才会派精锐火枪兵过来保护码头,你瞧这码头上,那给烧的,可都是先前两军交战时留下的……”
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对于赵利山来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安抚好对方,把那艘船等来再说。
“再说,若是东王想谋财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