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来了一趟,没有找到姑爷的尸体,怎么就能回去呀?”
“小姐,我们可以先躲起来,等到巡视的军爷离去了,我们再出现就好得多了!”
“小姐,槐花说的有道理呀……”春花赞同的说。
倒塌的长城不远处,就是官兵,监工们原来住的房子,离此不远,还有几百个出徭役的人住过的地窝子。
她们去那里的时候,路过一个水洼,她趁机在水洼处照了照,发现自己是十三四岁年纪。最近几天经历了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付出了很大的体力,显出一幅吃不饱穿不暖的样子。
官兵和监工们的房子拆走了门窗和房盖,空房框子住人是不能了。
但许多地窝子还是完整的,只是外面没有门,里面没有床铺。三人只能暂时的委身在里面,等着巡视灾情的官员们来到。
秀秀的原身槐花的头脑里,并没有槐花原装的小灵魂,但残存的记忆被秀秀接受了。
槐花是孟姜女父亲孟员外家的家仆,孟员外曾经在外地做过小官,青年时期从军立有战功,腿部受伤不利于随军征战了,才解甲归田回家乡务农的。
孟员外从战场归家后,又被乡人举荐,在家乡五百里外的军马场任职,因为军马场的人属于二线,并不直接上战场,还有俸禄可拿,就去到了任上。
几年后,在任上娶妻黄氏,并生下儿子孟尘和女儿孟姜女。
直到四十岁以后,腿饥渐重,骑不得马了,才彻底回家。
回到家乡孟村,人们尊称他为员外,因为小有家底,就买了房产地产开始了新生活。
儿子孟尘十一岁溺亡后,家人更加重视孟姜女,到了孟姜女去年开春十八岁的时候,嫁给了邻村的万喜良。
去年,孟姜女的妈妈,因为疟疾去世了,家里没有了女主人,女儿又出嫁了。
看到没有女主人主事,到了年末,孟员外娶了一个小自己十二岁的老妾,作为填房伺候自己,并管理家里的繁杂事务。
孟员外娶个四十多岁的老妾,也是为了女儿着想,既然老妾没有家人,以后,即使自己不在了,也就没有人和女儿争家产了,家庭就不能因为财产产生纠纷。
再说了,老妾可以照顾员外自己的起居,管理一大家子不多的日常支出,属于小额财产的吃喝花用。她也没有近亲,也没有坏心眼的娘家人来纠缠。进了家以后,能吃饱喝足就非常的满足了,并没有什么另外的心思。
始皇帝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按照郡县的人口,分出了应该修筑长城的各个地段。
她家是澜沧郡,分配的是属于澜沧郡的四里地段。都是两国的交界处,地段离家着家乡有八百里。
郡守有令,平民百姓必须出徭役,一家出一个成年男子,年岁高于五十低于十五岁的可以不去,其他身体没有明显缺陷的,单丁必去,男子多的人家就两丁抽一,四丁抽二,五丁抽二。
万喜良是读书人,家境贫寒,孟姜女家里比较富足,婚后,就搬来孟家和岳父母同住。这样的婚后搬家同住,不算是入赘,比上门女婿名声好听的多了。
岳父有腿饥出徭役可幸免,就是没有腿疾,也可以让家奴代替。孟家是富户,主人可以不去出徭役,但得有个奴籍的代替他去,后来是花钱摆平的。
万喜良这个年轻人,属于外村的独户,户籍还没有迁入孟家,所以,他就不能不去。
用人之际,岳父家替他花钱也不管用了。他和许多村人一起,被送入了修长城的工地。
本来,官家的计划是,这一批人五个月就轮换了回来,这都六个月多了,那一批人还是杳无人影。
这时候,听说邻村的人被征发修筑长城的,十亭中回来了七亭,孟姜女就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