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骑车往乡中学去。
乡中学在乡镇的中心位置,叶子胜到时,映入眼前的情景把他给吓一跳,他没想到这情景在自己这个闭塞的乡镇也能发生。就见中学门口,一大群村民拉着横幅,目测有两百多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横幅上写着还我中学、孩子需要中学等等,这不就是电视上常演的抗议的样子吗?
边上还一名民警和几名乡政府人员在维持场面,好在都是一个乡的,互相之间熟悉的的很,所以他们和村民倒不是对立状态,反倒和村民们聊的火热。
场面看起来,闹的挺大。叶子胜甚至揶揄的想,不会就是在电视上学的吧?
叶子胜问了下边上认识的商店老板,大概了解了情况。自撤校通知出来后,这几天的校门口都是这般情况,现在聚集的人数还是少的,多的时候有几百人。村民们对撤校这事的反应非常大,不管有没有孩子在学校读书,几乎全持反对意见,当然,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家长反对意见更大。原因无外乎以后孩子读书不方便,一个乡怎么能连个中学都没有,那还叫什么乡啊?其中孩子读书不方便是最主要原因。
看着情绪激昂的村民,叶子胜以已度人的想,不管村民们是不是从孩子读书方便这事考虑,或许他们对学校都有着朴实的情感,纯粹只是不愿意上面把学校撤掉,希望学校能留下来?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想法。
叶子胜不太清楚中学成立的时间,但知道父辈那一批人,很多就在乡中学读书,是个起码有几十年校龄的学校。村民们已把学校当成乡里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多少都有些感情。说撤就撤,或许村民们和自己一样,在情感上舍不得,也接受不了吧!
然后叶子胜问了商店老板一个很疑惑的问题:“这样抗议有用吗?这决定不是学校做的,也不是乡政府做的,在学校门口抗议,上面能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