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奏的奏折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他刚递上来,就被好几个御史逮住一顿批驳,梁王见状也只能不了了之,留中不发了。
接着便是北疆战事,这次出了点幺蛾子事情。
北疆熟蛮再次南侵,这一次他们集中优势兵力七千余人突袭了高河镇与宁源镇之间的一线防御阵地,驻扎在此地的游击校尉袁文滨所部三千余人在没有任何示警的情况下不战而逃。
随后北疆蛮族以这个缺口向左右两边包抄,切断了另外两支梁国军队的后路,这两支军队拼死突围,最终损失惨重,高河镇与宁源镇一线阵地被蛮族彻底瓦解,随后蛮族强攻高河镇,于第二天傍晚时分高河镇被攻破,事后清点,高河镇被掳掠的人口达三千余人,粮食牛马无算。
这样的事情算得上是一场大败了,不过这样的大败在梁国与北疆蛮族僵持的十余年间时不时就会上演,所以在梁国朝廷内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不过之后的事情显然让朝廷的大人们坐不住的。
因为北疆阵线中,朝廷曾调派三支百年前内附梁国的漠南游牧部落军队来协防。
这三个漠南部落乃是游牧民族,分别为脱兔部、白马部、林原部。
这三个部落百年前因大漠持续性的内斗于是南下归附于梁国,当时的梁王乃是高祖,权衡利弊之下,在漠南划出一片区域给了这三个部落,意图就是以这三个部落为大漠屏障,其实就是把三个部落的地方当作缓冲区了。
之后百年,这三个部落的确为梁国抵挡住了大漠草原南下的侵袭,甚至还为梁国培养出来了大量的精锐骑士人才与优秀战马。
不过最近十几年,由于北疆战事不利,梁国整体实力处于衰退阶段,这三个部落逐渐产生了异心,之前一直都是听宣不听调。
但这一次却是越线了,北疆蛮族强攻完高河镇之后,这三个部落的军队不仅没有前来协防牵制北疆蛮族主力,反而是等北疆蛮族攻破高河镇后离去时,居然纵兵劫掠了高河镇四周各处村镇,甚至连梁国朝此地驰援的小股军队都没有放过,一并给劫了。
这件事情传回来之后,朝野震动,对漠南三部用兵的呼声日益高涨。
陈希看到这件事情,不由得发笑,一个蛮族打不过了,现在就想拿自己家的三条狗练练手,不过按照周云说的那般,上下烂透了之后,到时候别连这三个部落都打不过了,那才好玩了。
更别提,若是这三个部落眼见情势不妙,转投北疆蛮族了,梁国到时候就要面对漠南与北疆两个方向的夹攻,那就更好玩了,估计朝廷这帮大佬们那时候就该找背锅侠了。
陈希就这样拿着邸抄一边看一边走着,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