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南美洲。
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翱翔在6000多米高空的安第斯山秃鹫正在俯视中睁大眼睛,不断在山谷盘旋……
山坡上漫山遍野四处尽是各色不知名的野花,随处可见的牛羊群也在草地上悠闲的享受着它们的美食……
准备离开的前几天,我漫步在瓦斯卡雪山下依山傍海的埃德尔小镇,路上非常干净。稍显冷清的教堂花园里面尽是迷人的薰衣草。
这时,我的视线被路边的一个店名好奇的吸引了过去,“武陵源”三个中文字赫然醒目。
见有人进来,坐在桌旁的一位长相类似我们中国人的男子抬眼一愣,随后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交谈了几句之后,知道了他就是此店的老板。
爷爷就是从武陵源的天子山来到这里的,但奶奶及母亲却都是本地人。
我稍有些诧异的是当我问他爷爷的家乡是不是就在天子山时,他却告诉我并不是。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迷惘……
我并未多问,随后向里走去。只见三面靠墙的书架上尽是各类书籍,我随意翻看着……
缓慢踱步中,我却在回想着此人有些特别的眼睛——雾沉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忧郁,还有一种莫名的迷茫!
我不禁又用余光留意了一下,只见他继续端坐在那,捏于两指间的咖啡杯却微悬于空中,好似他正欲抬杯却突遇难题令他苦于思索一般……
书架上有不少中文的文献古籍。我也看到关于武陵源以及陶渊明所写的关联书籍却也不少。我知道陶渊明曾经在武陵山区生活过很多年。
我心里在好奇的猜想,眼前这位约有三十多岁的男子在心里应会有着极深的武陵山区情结……
我缓缓的走向另一侧,只见墙面中央一米高处有一木台,上有香炉。微香袅袅间,正中挂有一幅峨冠博带、神色肃穆的古人画像。
我上下仔细端详一会,转头向他随口问道:“不知画像中这位古人是谁呢?特别是这眼睛画得有如传神之妙!”
我见他远远地回过头来“哦”一声,“那是我们家族的先祖画像!”
听他此言,我并未多问。
过了一会,我转身缓步朝店门走去,从他身侧经过时,一眼瞟见他身旁的墙面上正是陶渊明所作那篇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
此人有极深的武陵山情结,我不觉间善意的随口一句,“陶渊明随意而写的一篇祭文可以说古今仅此一篇!”
正欲走出门外,只听到身后轻轻传来一声,
“请你等一下!”
我转身后,看到他站了起来,那稍显疲倦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光亮。
他用手礼貌地伸向座椅 ,“赏光!能请你喝杯咖啡吗?”
我见他眼中那份殷切之情,坐了下来。他给我泡好咖啡后,说道:“不知你刚才为何说它是一篇祭文呢?”
我微微的笑了笑,却又想了会才说:“读大学时,如果当时我对老师说它是一篇祭文,估计那节课只能站着听了……”
他听到这时,点头间不觉一笑,“你在大学是学什么呢?”
“医学!”我看了一眼他郁沉中带有一丝松散的眼神,又说道:“我一般是从人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复杂问题,尽量的贴近事实。”
“那么你从哪里分析他应该是一篇祭文呢?”
我见他说话时也在尽量努力地提振着自己的精神。看起来精神状况确实不太好。
“我分析这篇文章的同时,也看了陶渊明的另外一篇名作。就是它临终前自己给自己写的那篇《自祭文》”
我说完后把视线转向墙上这篇名作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