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做竹篱笆
这个家里一直都是民主投票为主,父母从来不会强迫苏倾宜她们做不想做的事,遇到大多数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解决。
所以就算此刻父亲心系大义,也希望能够得到一家人的支持,苏父的眼神望眼欲穿,切盼的看着自己的家人。
“爸爸,我同意。”苏倾宜笃定的回答道。
接下来是家人的轮番赞成,苏父神色怡然,联系到了当地捐赠物资的负责人,沟通好相关的事宜。
不过因为家里的库存实在太多,如果全部捐赠怕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苏母建议先捐赠一部分,留着一部分以后再捐,所以基本上果蔬、大米每种物品大概只捐赠了五斤左右的量,别人问起来,也可以说是自家地窖里保存的,没有受到灾情影响。
志愿者来收取救灾物资当天,苏倾宜他们家门口放着早已准备好的三十几筐物资,苏父热情的迎接不辞辛苦的志愿者们。
这一桩桩,一幕幕,都让苏倾宜心生敬仰,温暖了她的心,湿润了她的眼眶。
是的,她有一个好父亲,善良,强大,他就像一座山,看到他在,倾宜就很安心。
一家人帮志愿者们把救灾物资运上了车,在受到志愿者们代表国家的一声声道谢后,苏倾宜他们目送志愿者开车离开。
街道上开始出现了三三两两的行人,但他们大多数穿着厚羽绒服,头顶戴毛线帽,有些人还带上棉线手套和毛线围巾,说话的时候,嘴巴里能冒出一阵阵白烟。
看着路过的行人,苏父苏母觉得自家的这片种满果蔬的田野太过惹眼,随即在附近荒废的田地里找到了很多的竹子,打算做一大片高高的竹篱笆把自家田地围起来,莫让外人看到。
竹子在烈巍山可多的是,耐寒性很强,能够忍受负二十度的低温,韧性也不错,一直疯长荒废了田地,正好把田地也清理出来,一举两得。
就这样,苏倾若在家里照顾小柳树,苏倾宜和父母、姐夫带上了干粮到附近荒废的田地里砍竹子,砍完都已经傍晚了,没有汽车装载,他们就用搬运平板车自己把竹子分批拉回家。
末世到现在都已经一个多月了,天空第一次出现晚霞,好似一张画纸,让晚霞这只神奇的画笔在上面任意的挥洒。
夕阳慢慢地从地平线上消失,周围的光也慢慢地被黑暗代替。照耀大地一天的太阳似乎累了,天地渐渐没有了任何的嘈杂声,一切渐渐的回归宁静。
隔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苏倾宜一家人就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后,苏父和姐夫开始动手做起了竹篱笆。
他们计划好的竹篱笆是两米高,大多数竹子都能锯成两到三段,也有少数是独根,每段竹子都要削出尖尖的头,把处理好的竹子分成中根、大根和超大根。
每根竹子在使用之前都要刷洗干净,露出竹子本来的青绿色,扎篱笆时橘子已经挂满枝头了。
苏父先定位,拉线,撒上石灰,再选择粗细差不多的竹子,将它们沿着石灰线插成一排。插进去的竹子,还需要用力用锤子砸进去。
忙了好几天,竹篱笆也差不多初见雏形,他们赶紧将竹子固定好,上下各用一根长竹子固定,每隔一根竹子就绑一根细棕绳。
就这样,竹篱笆围墙做好了,苏倾宜一家看着做好的竹篱笆围墙,内心感到十分欣慰,有志者事竟成,苏倾宜想着,只要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团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总能努力把眼前的事情都做好。
剩下的一些竹子苏父打算用来做几把竹椅子。
苏父先在竹椅子制作前设计好造型,确定尺寸,将竹子经过脱油、漂白、洗竹、晾晒、矫正等处理。
根据尺寸,用相对较细较薄的锯条截取椅脚、椅肚、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