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守政回到了家中,无论楚清明还是楚端阳都不在家。
但他并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他的记忆终止在沈韫书送他的时候。
这显然不对劲,清醒后付守政也是第一时间查看了自己的寿命。
【24/05/16】
还好,并没有再度减少,这也让他稍微放心了些。
看着大大敞开的房门,付守政有些恍惚。
他不知道自己回来多长时间,可从天色来看,现在应该临近傍晚了,如果房门一直开着的话……
上次楚端阳不是说,不关门会被门神找上门吗?现在好像也没这种情况发生吧?
是因为这种事不具备绝对性?还是因为楚端阳单纯的在欺骗自己?
不不不,不对,他才是楚端阳,他现在必须改变自己的认知习惯,否则等楚清明回来了,自己说漏嘴可怎么办?
“我是楚端阳。”
“我是楚端阳。”
“我是楚端阳。”
付守政在心底默念了好几遍,而后便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件事儿没做。
刚刚吃过饭留下的空碗还没洗,待会儿还得拿回去还给王瘸子呢。
于是乎,付守政将桌上的饭碗端着走到了屋外。
因为没有水井的缘故,楚家兄弟只是在房檐下的灶台旁修了一口石缸,这一缸水他俩一般能吃小半个月,等水没了再挑着桶去长短河边打。
付守政也不在乎碗干不干净,直接放水缸里舀了一碗水,端出来就开始用手擦洗。
除了一些大户人家,村子里这些普通农户什么的向来都是这种生活习惯,倒也不是不注重卫生,只是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富人对穷人的压迫向来就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而更多的是在思想上,与爱不爱卫生其实没多大关系。
付守政就是典型的穷人思想,得过且过,不能过就将就过,而他获取的楚清明记忆也差不多是这样。
洗碗之时,付守政还仔细观察着王瘸子家有没有什么异常,在这样的世界观下,他无法确信一个喜欢做好事的人是真的好人,所以,在他确认王瘸子的真实目的之前,他是不会对其放下戒心的。
不过付守政什么都没看出来。
王瘸子家的青砖瓦房跟宋大夫那间药铺差不多大,在楚端阳的记忆中,二十来岁的王瘸子还没讨着老婆,虽然这家伙吃苦耐劳,为人良善,条件也还不错,年纪轻轻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青砖房,家里又没有长辈需要赡养,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但却因为其瘸腿这一点,村子里有女儿的人家都看不上他。
倒不是嫌弃没腿脚做啥事儿不方便,主要是啊,但凡身体有缺陷者,无论瞎眼的、耳聋的、哑口的、断肢的,头上没毛的,有眼无珠的……全都被称为神障之人。
但这也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从出生起,先天便无这些东西,而非后天事故所致的。
这类人不受仙神庇佑,最是容易遭邪祟诡异盯上,且不说自身如何如何,万一真引来那些个玩意儿,身边人莫不是遭受无妄之灾?
大部分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所以都不怎么待见这些神障之人。
平时见面多说了两句话都要赶忙离去,更别说结为夫妻,共同生活一辈子了。
哪怕王瘸子已经活了二十多年没出什么事儿,那些人也不会相信他,只会觉得二十多年了都没出事,说不定马上就要出事了。
这就像付守政前世玩的一些抽卡游戏,这一次十连没出好东西,总感觉下一次就会出了,可实际上却总是遗憾收场。
理清了脑海中这些记忆后,付守政感觉王瘸子也怪可怜的,从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