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粤赣铁路是赵进上任以后的最大成绩,那就是推动粤赣铁路开工建设,目前建设进度极快,保守估计三年通车都是有可能的。
为更快通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这粤赣铁路采用的是单线。
这个也是目前大乾王朝修建铁路的一大重要特点,那就是除了极少数交通非常繁忙的路段外,其他的都是单线铁路。
哪怕是江南大铁路这样的铁路,采用的也是单线铁路。
而航运方面,赵进主要是疏通西江和北江以及东江等河道为主。
至于官道,赵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创了官道通镇的计划。
通过省财政进行补贴,地方自行筹集资金,动员当地的村民免费出工等方式,修建各镇的官道。
尽管这种官道的标准非常低,只能勉强通行马车而已,但是依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外,这事在民间的反响非常好,众多的士绅们都是踊跃捐钱捐物用来建设官道。
这也算是华夏士绅的一个传统了,一般而言,除了少数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外,大多士绅对于在家乡修桥铺路以及办学都是比较上心的。
这些年大乾王朝的众多私立学校是怎么来的,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士绅们自行筹办的,而且大乾的私立学校,都是属于典型的非盈利机构,别说赚钱了,往往士绅们每年都要往里面倒贴钱,和后世得到私立学校大把赚钱是两码事。
说白了,大乾的众多私立学校,其实都是属于士绅们做慈善的产物,并不是教育产业化的产物。
这倒不是说这些士绅们有多少,而是华夏数千年来的传统,一般士绅们还是比较在乎自己的名声的,尤其是以书香门第自诩的家主,更是爱惜羽毛,他们一边用各种权势捞钱,同时又是一边拿出少许的钱财做善事,试图维持一个良好的名声。
这修了桥,铺了路,办了学,通常都会树立一个石碑,上面记载着某某士绅捐献若干筹办的,人家是想要名留青史呢。
不过虽然说他们是为了名声才这么做,说起来和后世美利坚的人为了避税做慈善差不多,但好歹是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干的权贵们强得多。
这种传统下,赵进搞的管道通镇计划,在民间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很多地方的士绅们,听说官府打算把官道修道家门口来,不用当地的官府动员,自己就找上门来说捐钱捐物了。
而普通的百姓们也是乐意的很,因为他们可以去工地上干活赚取工钱啊。
虽然官府也会鼓励民众们免费出力,不过大乾早就没有徭役制度了,官府想要让民众免费做工,那是不可能的,都得给工钱。
顶多就是工钱少一些,或者是不给工钱,只管饭而已。
而即便是这样也是很多农民们踊跃参与!
这只限于农闲时分,如果是农忙时期,可没几个农民会跑去修路!
只有在农闲时分,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民们都是成群结队的去修路。
他们这是为了家乡们?
不好意思,他们没有这么高的觉悟。
纯粹是因为去修路,官府管饭而已。
反正农闲时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浪费口粮呢,这去修路的工地上干,还能混一天的饭吃,给家里节省口粮,甚至一些活计还能领取少许的工钱。
士绅们踊跃参与,捐钱捐物,农民们也是在农闲的时候为了混一口饭吃踊跃报名修路,再有赵进让省财政出了不少钱,再让州府县等地方衙门,勒紧裤带也要把修路的资金也给挤出来,所以这么搞下来,成效还特别的大。
远在金陵城的楚行听到了赵进在广东搞官道的成果后,觉得这个路子还是比较可行的,官府和士